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创作者是谁?你绝对想不到
发布时间: 2023-07-11

你知道吗?李四光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行路难》!李四光伉俪在音乐方面都颇有造诣,李四光独爱小提琴,夫人许淑彬弹得一手好钢琴。在婚礼上,两人一个拉琴,一个弹奏,鸾凤和鸣,曾被传为佳话。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借李白的诗作,李四光在1919至1920年留学巴黎期间创作了小提琴作品《行路难》,他通过小提琴抒发了老一辈知识分子挣扎求索的心境、追求光明的渴望和奉献祖国的情怀。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先生的话语至今仍振聋发聩,他雄壮的家国情怀也贯穿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李四光本名李仲揆,14岁那年,学校填写表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发觉后就在"十"字上加了几笔改成“李”,后又看见面前墙壁上挂着一块写有“光被四表”的匾额,灵机一动,他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李四光”。

1913年7 月,李四光由官派出国,继赴日留学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继续深造。为了能够在学成后更好地报效祖国,李四光进入伯明翰大学采矿专业学习。

李四光根据自己对中国地质的深入钻研,笃定西方人所谓的“中国贫油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这在当时,引起了地质界、石油界的极大轰动,充分点燃了大家的找油激情。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从此,大庆精神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进。同年,毛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怀仁堂一起观看现代豫剧《朝阳沟》,谈起石油问题时,毛主席高兴地说,你们两家(地质部和石油部)都有很大的功劳。

展开全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