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淮军是怎么对付捻军马队的?清末捻军著名将领张宗禹最后的结局如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李鸿章的淮军是怎么对付捻军马队的

清末继太平天国之后兴起的捻军,源于安徽、河南一带民间的“捻匪”,其最大的作战特点就是机动性强,捻军中多马队,攻掠之后往往快速转移,不恋战,这种打法最初让镇压捻军起义的清军非常不适应,有望尘莫及之感。

淮军参加镇压捻军后,所采取的招数其实是非常笨的办法,也是淮军早年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常用的套路,那就是筑长墙、挖深壕,即利用长墙、深壕,配合山峦、河流,构筑成设防地域,设法将捻军围困到这一地域中,使其无法施展机动性强的优势,从而加以歼灭,李鸿章称为“圈贼”。同时,鉴于捻军缺乏攻坚能力,根据李鸿章的布署,在相应省份和地区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切模仿安徽民间常见的圩堡,劝谕民间多筑圩寨,设团自卫,将人口、粮食、畜马等收入圩寨,不让捻军轻易获得补给和马匹。

此外,考虑到捻军活动的特点,在镇压布署上,李鸿章采取了将指挥权下放基层部队的做法。因为捻军机动性强,来去瞬息万变,如果事事都要申请大帅决断,往往会贻误战机,李鸿章于是直接将指挥权授予前敌作战的统领,由其临机应变。

这几条打法,可谓是淮军剿捻的法宝。此外,淮军装备的连发马枪等西式武器,也是镇压捻军的利器。

关于以上,李鸿章曾在上奏清廷的奏折中有过不少论述,以下举其中的一例:

“我军骑少步多,即骑兵每人不过一马,追逐病毙,即已无马。视贼匪每人可二、三骑,随地掳添,情形则又迥异。自古办贼,必以彼此强弱饥饱为定衡,贼未必强于官兵,但彼马多而我马少,自有不相及之势……如果十里一寨,贼至无所掠食,兵至转可买食,贼虽流而其技渐穷,或可克期扑灭。”

清末捻军著名将领张宗禹最后的结局如何

张宗禹是捻军首领,大汉盟主张乐行的远房族侄,出身大户人家,家有良田千亩,其父张富新治家甚严,盼望张宗禹读书出仕,走科举正途,但张中禹虽爱读书,却不屑于科举,反与当地流行的捻众来往频繁,后来投奔族叔张乐行的捻军,自此踏上征途。捻军是起源于淮北的起义军,历时十八年,转战十省市,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捻军各部于1855年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会盟,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之众。雉河集会盟后,张宗禹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是张乐行的禁卫军,随张乐行转战于淮北各地。1860年,张乐行率主力三万余人出征苏北敌后,占领清江浦(今淮阴),被太平天国封为沃王,定尹家沟为“首都”,雉河集为“陪都”。在这次战斗中张宗禹率部奔袭,一举攻克苏北重镇清江浦(今淮阴),自此开始崭露头角,被太平天国授予石天燕的封爵。1863年3月,僧格林沁率军攻陷雉河集,张乐行被俘,受凌迟而死。1864年4月,张宗禹、任柱等捻军首领与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等部在河南内乡会师,准备东下救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却被僧格林沁所率清军困阻于鄂皖边界。天京失陷之后,扶王陈得才兵败霍山,服毒自杀,所部纷纷投降,张宗禹、任柱与赖文光突围北上。赖文光招集捻军、太平军残部,重组“新捻军”并以幼天王的名义封张宗禹为梁王,张宗禹率部北进,数日之间进逼直隶边境,迫使僧格林沁率部玩命狂追,“手疲不能举缰索,以布带束腕,系肩上驭马”,终于追上捻军。张宗禹见机设伏于山东曹州葭密寨柳林中,以小部兵力向清军发动进攻,诱敌入瓮。清军中伏,败退高楼寨,张宗禹率部追赶,战至日暮,挖壕围寨,全歼僧格林沁马队数千人,僧格林沁被捻军娃娃兵张皮绠斩杀于麦田中。1866年秋,新捻军内部再起矛盾,张宗禹和赖文光分为东捻,西捻两部,张宗禹率西捻军进入华州、渭南一带,与陕西、甘肃起事的回民相互呼应,在临潼附近大败清军,打死打伤清军数千人。1867年底,张宗禹接到东捻军的告急文书,立即率领大军星夜驰援,渡过黄河,直扑天津,京城震动。左宗棠受命,总督直隶境内各部清军追剿西捻军,采取且防且剿的方法,一口一口吃掉西捻军的有生力量。张宗禹攻天津不利,率部南撤,到达山东的海丰、武定一带,见此地多粮,张宗禹放松了警惕,自恃有粮有马,准备在这个地区休整一段时间。清军在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指挥下,收紧包围圈。西捻军多次突围不成,边打边减员,马匹辎重损失严重。在众多清军的围追堵截下,西捻军越战越少,济阳之战后捻军主力丧失殆尽,只余数千人苟延残喘。1868年8月16日,刘铭传、郭松林等部清军在荏平广平镇把残余西捻军近乎全歼,张宗禹只率十八名骑兵突围,跑到徒骇河边,潜水游到对岸逃走。十几个人上岸之后又困又乏,找个地方昏昏睡去。一觉醒来,跑出重围的十几个捻军发现,大头目张宗禹不知所踪,后据民国版《沧县志》披露,张宗禹突围之后隐居黄骅县孔家庄,改名童子师,于1892年病逝。临死前告诉众人“吾张宗禹也”。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晚清五大民间组织白莲教小刀会捻军红灯照义和团如何排名

白莲教始于唐兴于明亡于清成立最早名声威望均显赫一时排第一,捻军明末天地会的分支之一后清军剿灭有过短暂辉煌居第二,义和团和红灯照都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起义可惜先后为清军和外敌联合剿杀排第三,小刀会于上海败亡于清军之手屈居最后。

你对捻军了解多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捻军很有意思,他同太平军就是古代造反的两种类型。

太平军是以客家人为核心,以宗教为精神武器,建立了稳定根据地试图争夺全国大权的反叛力量。

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比较明确的宗旨、还有精神上的追求(虽然很荒谬)。

历史上,太平军这类反叛是比较吓人的,也比较容易成功。

这主要是古代都是愚民,宁可相信鬼神。太平军的精神洗脑越玄乎,越有人相信。

类似的反叛比如黄巾起义、方腊起义、白莲教起义等等。

而捻军正好相反。

捻军其实就是无法生活的农民,为了求生而聚拢在一起的集团,流寇而已。

他们胸无大志,没有明确的宗旨,也没有统一的领袖,一切只为了活下去。

捻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黄河大水导致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北部遭殃,出现大量难民。

满清政府无力赈灾,不愿意等死的难民和地方豪强甚至匪盗结合起来,形成了捻军。

捻军说通俗点,就是我们常见的农民起义,同李自成、黄巢那套没有区别。

捻军分为很多股,以地域为单位,各有自己的领袖,比如沃王张洛行、奏王苗沛霖、梁王张宗禹、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等人。

而捻军虽也有占地为王的诸如苗沛霖等人,但最终肯定还是会流动,变为流寇。

这是因为这种团体必须通过抢劫地方才能维持存在,不可能停留在一地,因为这里供应不起。

最终就是捻军组成高机动集团,四处流动,甚至最终变为骑兵集团在北方八省流窜十多年之久,造成很大破坏,还干掉了僧格林沁。

但是,相比太平军,捻军的威胁较小。

除了捻军四分五裂、没有大的追求以外,捻军也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一旦遭受失败就很容易迅速瓦解,难以翻盘。

所以,清军打太平军是硬攻,对付捻军则是追击。

只是因为满清军队腐败无能,竟然让捻军嚣张16年之久。

而且,捻军兵力是很雄厚的,因为灾难活不下去都来投奔了。

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入捻。亳州、蒙城捻军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一称大汉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组成捻军,建立青、红、黑、白、黄“五行旗军制”,人数达十万,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太平天国灭亡4年后,捻军才被剿灭。

说句笑话,如果当时捻军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满清早在1855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