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中秋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的记载中。关于中秋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

  • 第一种是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在春天祭拜太阳,在秋天祭祀月亮。“夕月”是古代帝王祭拜月亮。这就说明了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帝王祭拜月亮的例子。
  • 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八月中秋,各种农作物成熟,人们庄稼瓜果大丰收,为了庆祝中秋的喜悦,就把“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到了唐代,农业、商业、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这一时期,国力强盛,一片歌舞升平,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这些条件为中秋节的定型起了积淀作用。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小故事,相传八月十五的时候,李玄宗已经位列仙班了,彼时他正在游览月宫,从月宫上看到了自己所统治的国家是这么的繁华。又想到了自己的生辰是八月五日。隐约中觉得应该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庆贺自己的节目。这就形成了中秋节的初态,后来,随着两者的相熔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而到了宋代,中秋节更从上层走向大众,全民狂欢。这是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熟,使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得到普遍传播。并且当时的勾栏、瓦舍开放,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可以饮酒娱乐,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日子。

并且相传中秋节这一天,就连皇帝也会出来游玩,竟然皇帝都出来游玩了自然会带动下层的民众。所以这一时期中秋节成为全民狂欢的重要节日。

宋代的文学作品《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醉翁谈录》等,书中都有关于“中秋”的记载。


到了明清,因时代关系和社会中的功力因素,加上娱乐方式的多重化,世俗情趣的浓厚。中秋节开始成为与端午春节,并列的民俗大节。

《红楼梦》第75回和76回中,就有关于中秋的记载,基本概论为八月十五这一天荣国公府中秋夜击鼓赏花、饮酒听笛和月下连句。


直至发展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节日。人们在中秋期间与家人团圆,吃月饼、饮桂花酒、坐看赏月、唠叨家常。

中秋节由来历史

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2、中秋节的习俗是祭月、燃灯、赏月、追月、观潮、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竖中秋、耍禄仔、扎灯笼、玩花灯、烧斗香、拜祖先、舞火龙、听香、烧塔、中秋宴俗、玩兔爷。

扩展资料:
中秋节地位: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活动,而宋朝时期是我国中秋节活动比较盛行的时期,而在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已经与春节的地位没有什么区别了,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会过中秋节,在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区,中秋节的气息会更加明显。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