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宋词?宋词的派别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什么是宋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此外还有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倚声等等称谓。由于它一开始是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是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据《旧唐书》上记载,唐朝时候,为了适应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当时的优伶乐师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子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不登大雅之堂,被视为诗余小道。到了宋代,因为词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所以在题材方面较为自由,在格式方面更易于表现,加上能配乐歌唱,在韵律方面更利于流传,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但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婉约派”。宋时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风格豪放。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词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朝以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宋词的派别有哪些

宋词主要有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标志,故有“唐诗宋词”之称。

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

代表作:

柳永:《雨霖铃》、《蝶恋花》;

晏殊:《浣溪沙》、《浣溪沙》;

周邦彦:《兰陵王 》、《蝶恋花》 ;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

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代表作:

苏轼:《念奴娇》、《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

张孝祥:《六州歌头》;

岳飞:《满江红》。

宋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