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庞氏骗局?-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概述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一种称呼[1],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即利用新投资人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投资的行为[2]。

由来

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投资的行为。“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庞兹便趁世界经济体系混乱之际向美国大众宣扬自己的投资计划。他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的投资者,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的投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3]。

表现形式

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认为,庞氏骗局是一种投资骗局,本质是从新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中向现有投资者支付预期回报的骗局。

庞氏骗局的组织者通常通过承诺将资金用于投资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来吸引新的投资者。由于骗局本身没有或很少有真正的收益,庞氏骗局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飞外入才能得以维持。因此,庞氏骗局无法避免崩溃的结局。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为非法集资,如中国银监会曾点名的三类非法集资骗局: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私募股权投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庞氏骗局会产生新的形式,例如采用P2P、虚拟货币等模式进行行骗。但本质依旧是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回报原有投资者的骗局[4]。

为了能源源不断地吸引投资者,庞氏骗局一般有以下表现形式:

高利率低风险高利率低风险是庞氏骗局最明显的特点,其表现载体主要是一些期限不定的定期理财产品。定期理财产品等于投资者把资金交给机构代为运作,运作资金的过程中要承担的风险由机构来承担,所以定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较低,属于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但庞氏骗局中的理财产品常常通过远高于市场利率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其产品收益极高,有时可超过国家银行利息的4倍,但看上去风险却是极低的。如某投资平台对投资者的要求是只要完成广告任务就可获得40%至60%的年化收益率,这对投资者来说,简直是致命的诱惑。最初庞兹在美国任职的银行就是利用远高于市场水平的利率来吸收客户的存款,由于存在连续不断的投资者,以致有些庞氏骗局不仅能运行数年之久,而且“信誉”还很好。滚雪球式的繁盛遮盖了投资者的理智,助长了庞氏骗局的威力。。

收益率稳定

收益率稳定是庞氏骗局吸引投资者的另一重要原因。金融市场的收益率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但庞氏骗局的产品收益率几乎不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只要投资者投资后,就可以稳坐钓鱼台稳拿利息,这对那些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或是偷懒的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式。美国最大庞氏骗局案中,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在运行的二十年中收益率极其稳定,完全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背离了市场规律。

隐藏投资诀窍

庞氏骗局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一般要编造一个天衣无缝的“故事”,描绘出一个极具有投资价值的赚钱项目,然后渲染出一种神秘性,标榜自己的专业性。如某投资平台就标榜自己是国内首创的通过引入保理机制实现投资者资金自由赎回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庞氏骗局的受害者多是没有相关金融知识的一般群众,他们看不懂庞氏骗局中抛出的一个又一个专业的术语,只是单纯地受利益的影响而落入圈套。归根结底,庞氏骗局是利用普通投资者不关心如何赚钱只关心赚多少钱的想法而设的局。

投资者呈金字塔式的拓扑结构

通常情况下,庞氏骗局会为投资者创造一个金字塔式的拓扑结构。发起者站在最顶层,然后拿着1+1层投资者的钱回馈第1层投资者。故庞氏骗局发展到最后就走向了传销,即通过拉人入伙,收取佣金抽成盈利,建构起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投资赚钱方式。在这种机制下,即使有投资者明白这是一场骗局,他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加入了进来,寄希望于作为上层投资者在恰当的时间点脱身。其实,这种投资赚钱方式已经变成了典型的传销。

性质

1、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成正比,而“庞氏骗局”却反其道而行之。骗子们往往以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却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2、拆东墙、补西墙资金腾挪。由于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他们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老客户的投资回报,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

3、投资诀窍秘而不宣、由于缺乏真实的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因此他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以避免遭受外界质疑。

4、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谋利。

成因

庞氏骗局自存在以来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虽不断被揭穿、被打击,但至今依旧绵延存在,究其根源是抓住了人性中的某些弱点,然后利用新技术对自身加以包装,以可信的表象出现在社会中。具体成因如下:

易得性偏差

易得性偏差是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的时候过于看重自己已知的或容易知道的信息,而忽略了对其它信息的关注和深度挖掘,最后造成了判断的偏差。在庞氏骗局中,投资者过于轻信网络上宣传的信息或熟人传播的信息,缺少来自自身的理性思考和观察判断。钱宝网曾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就是对易得性偏差的应用。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指的是人们容易盲从、从众的心理。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刚刚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明白其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对诸如ICO、IPO、外汇交易、期货期权等概念一无所知。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感染,模仿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哄而上。钱宝网的很多投资者就是在亲朋好友的推荐和诱惑下,没搞清楚钱宝网的实质就入了局。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话后面加jpg是什么梗?jpg是图片格式,jpg后缀一般在形容词后面,文字+jpg的描述形式是用文字给出一种画面感,更显生动。)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普通投资者获得信息大多来自赚钱者的信息。为此,投资机构会着力鼓吹有多少客户赚到了多少钱,但会刻意忽略亏损者的信息。广大投资者在接受信息时,往往只能看到幸存者(赚钱者)的信息,而听不到死人(亏损者)的声音。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对活下来的传奇争相效仿,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半道上折戟沉沙。如很多投资者却很少看见有投资人爆仓跳楼的现实。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庞氏骗局在初期的回报往往都是按时兑付的,绝对的保守信用,以致能运行数年之久甚至更长。长年累月的利息兑现会给投资者留下极好的印象,同时也博得了投资者的信任。而当庞氏骗局运行艰难甚至即将覆灭时,投资者往往很难发现其中的倪端,一如既往的对其保持信任,“信任使投资者陷入骗局。”

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们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倾向。也就是说他们容易接受支持信念的信息,忽略、否定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看法相左的观点。投资者在投入自身大量的财产后很容易产生证实偏差,尽力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支持自己的投资行为,而忽略其中存在风险的信息,常常会陷入“自圆其说”的窘境。

危害

较之一般的金融诈骗,“庞氏骗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具体表现为五大方面。

1、受害者人数众多。“庞氏骗局”固有的金字塔型投资者结构和欺骗拉拢下线的传销方式决定了受害者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方能有效维系骗局所需的现金流。因此,典型的“庞氏骗局”受害者往往人数众多。

2、受骗金额巨大。“庞氏骗局”的肇始人从未想过偿还投资本金,因此他们从不担心涉案金额过大,并且骗子们认为集资金额的增大,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因此,在滚雪球效应累积下的“庞氏骗局”,其涉案金额住往高于一般的金融诈骗。

3、社会影响面广,影响层次众多。“庞氏骗局”的受骗人数和受骗规模决定了其社会影响面远超过一般的诈骗案件。其影响层次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既有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有金融投资从业人员,更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一般民众和退休人员。

4、危及投资信心和金融稳定。鉴于“庞氏骗局”的影响力和危害性,其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每次“庞氏骗局”过后,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修复受损的金融秩序,而恢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5、骗术的欺骗性和隐蔽性造成监管追查的困难。高明的“庞氏骗局”多采用晦涩难懂的投资技术,使生财之道看上去似是而非,仿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