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河豚怎么做?河豚毒素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请问河豚怎么做

桃妹来解答。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点:你在市面上正规水产市场,大超市里买到的河豚鱼全是养殖的,根本就没一点毒。而且你吃日本吃的河豚刺身啥的也没毒,为啥?不为啥,因为现在全世界的河豚市场都被我们大东北葫芦岛的河豚养殖场和苏北海安的河豚工厂给垄断了。

所以现在哪还有野生的,全是葫芦岛养殖的。桃妹以前还跟朋友去玩过,水泥池子里养的密密麻麻的河豚。怕它们互咬,皮破了就不值钱了。所以工人人手一把指甲刀,每天就是一件事,给河豚剪牙。有个老师傅一天能剪两千只河豚呢。

而且为啥说养殖的河豚无毒呢?因为河豚这小玩意是不会自己产生毒素的,野生状态下这小机灵鬼全靠有选择吃一些有毒的藻类,这样毒素就积累起来让大鱼不敢吃它。现在吃的全是复合饲料最多加点鸡鸭杂碎,它上哪找毒去?放心吃吧。

下面桃妹说说河豚的吃法。

第一种:炖汤。

  • 河豚鱼炖汤,比鲫鱼汤好喝一万倍,又浓又白,老鲜了。你信我,只要你喝一次河豚鱼汤,你一辈子都不想喝鲫鱼汤。

  • 把河豚鱼眼睛挖掉,剖开肚皮后去掉内脏,扒皮。把鱼鳔和肝保留(当然你要是怕的话可以不留),其他的全扔了。然后再清水下不停的冲洗,冲到没有血水后浸泡到水盆里15分钟。

  • 锅内放入猪油,烧热后下姜片炒香,先把鱼鳔和鱼肝下锅煎一下。然后把河豚鱼下锅两边煎成淡黄,放入开水烧开,把鱼皮放进去,加胡椒粉,料酒后改小火炖40分钟,吃的时候加盐和葱花就行了。

第二种:红烧河豚鱼。

  • 河豚鱼烧出的胶质特别粘稠,鱼皮滑滑的,带点小刺,吃起来特别的鲜美和口感丰富。它的肉质细嫩,毫无腥味。而且油脂丰富让整盘鱼非常的香。

  • 先把河豚鱼挖去眼睛,去内脏剥皮后冲洗干净浸泡15分钟。

  • 锅内下猪油,先把姜片爆香,然后下河豚鱼煎一下,加生抽,盐,料酒,糖后放入清水和鱼皮烧开,撇去浮沫后小火炖够40分钟,大火收汁就可以吃了。

第三种:酱烧三宝。

  • 酱烧三宝是一道老东北菜了,是那个老字号的当家菜我给忘了。以前抓到大的河豚鱼都当成宝贝,处理干净后和公鸡,排骨一起烧出来,整道菜混合鱼,鸡,肉的鲜美,自然大受欢迎。

  • 先把河豚鱼处理干净后剁成块,大公鸡处理干净剁成块,排骨处理干净剁成块。

  • 然后起锅先下油姜片爆香,先炒排骨,排骨预处理好了。再炒鸡块。

  • 锅内重新下油,姜片爆香之后下排骨和鸡块翻炒,下河豚鱼继续翻炒,加大酱,酱油,糖,胡椒粉,料酒翻炒后加高汤烧开,小火炖够1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河豚毒素是什么

河豚毒素是什么?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神经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醋酸溶液,可导致神经和肌肉的麻痹;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睾丸、卵巢、卵、肝脏、肠组织等内脏和血液中。

河豚毒性物质常见河豚毒素及其多种衍生物,如脱水河豚毒素、河豚酸、4-表河豚毒素、6-表河豚毒素等。河豚毒素是一种氨基过氢喹唑啉,为小分子量(C₁₁H₁₇N₃O₈)、非蛋白质的神经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醋酸溶液,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将其破坏。其毒性比剧毒氰化钠强1000余倍,致死量约7微克/千克。河豚毒素是一种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它可以阻断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和肌肉的麻痹。而河豚毒素的衍生物毒性较河豚毒素相对小。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睾丸、卵巢、卵、肝脏、肠组织等内脏和血液中。有些河豚的肌肉也有毒,如双斑圆豚;而暗色东方豚的肾脏含有剧毒。食入河豚毒素后,易从胃肠道吸收,并迅速以原形从肾脏排出。一般进食带有河豚毒素的河豚后0.5~3小时内迅速发病;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口唇、舌尖、肢端,甚至全身麻木、四肢无力、眼睑下垂、共济失调、瘫痪、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等神经麻痹症状。河豚毒素中毒以后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一般以排出毒物和对症处理为主。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李力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不吃河豚不知鱼味,一吃河豚百鱼无味,你吃过吗怎么看

谢谢邀请。

河豚鱼做为海边长大的我,听说过太多它的传说了。有说一家生活困难,母亲觉得活不下去了。然后去海边捡几条河豚鱼,然后炖了给孩子吃,全当最后的晚餐了。炖的时候觉得应该加点佐料,于是就顺手掐了一把小野蒜,和河豚一起炖。结果一家人吃的那个香啊!而且吃完以后,一家人也啥事没有。所以认为小野蒜解百毒!其实这只是个传说罢了,可千万不要尝试。

河豚鱼我们这叫“廷把肘”,小时候真的经常吃,介绍一下以前怎么吃河豚的。

我母亲年轻的时候一直在水产公司上班,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鱼。“廷把肘”当时没有人要,基本渔民打捞上来都扔了,或者扒皮晒干用它的皮做鱼饵甩鲅鱼。

大家开始吃河豚可能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海里的产量大,开始出口日本。母亲的水产公司和外贸联营,专门收购河豚鱼并且加工河豚鱼出口。

从那时候开始,野生河豚鱼开始“身价倍增”。我们也开始尝试吃河豚鱼。其实那时候吃河豚特别的简单,河豚直接去头,内脏,去皮。就剩下雪白的象肘子一样的肉,在醋精浓度为百分之三十的水里浸泡,等到鱼身和水里没有一点杂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加工制作了。一般都是酱焖,或者包饺子,还有饭店用它来做熘鱼片的。

河豚鱼的味道

感觉河豚鱼也就是没刺,味道类似螃蟹,但比螃蟹肉要细腻。看样说味道还可以,但真的没有到什么拼死吃河豚的地步!也可能因为那时候我吃过的,都是加工过冷冻的,没有吃过鲜活的原因吧?

现在河豚鱼野生的非常少见了,但偶尔也能看见。但基本没人敢买,毕竟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我们这里现在有专门养殖河豚鱼的,叫红鳍东方豚。应该是经过选育和喂养,毒素不是太大,但也必须由专门授权的饭店制作。

吃过一次价格挺贵,味道是不错。但是说实话真每到拼死吃的地步,而且一条鱼的价钱,比吃鲍鱼海参还贵,真的没必要。人们想吃估计也就是尝鲜心理作用,就是一个噱头而已。

河豚吃什么

河鲀的食性杂,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亦食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在生殖洄游期间一般很少摄食。

河鲀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来危险时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河鲀在我国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沿海产54种,年产量约达300~400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扩展资料:

食用河豚中毒,严重者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切勿食用。

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u003Cimg src='http://www.taiheerp.com\\\\images\\\\taihe_Wx.jp","('互联网')",0,null,false,{},["Set"],{"POST":16},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