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拓跋浚去世后,冯太后究竟做了什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冯太后为什么杀了拓跋弘

冯太后没有杀拓跋弘,拓跋弘是猝死的。

延兴二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拓跋弘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

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延兴四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拓跋弘猝死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为政举措:

拓跋弘即位后,继续执行道武帝拓跋珪的政策,他在平城等地建起大量房屋,并将塞外的鲜卑人及其他胡人内迁到关东地区。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官方移民政策,目的是恢复与发展久经破坏的中原地区,遇到的阻力却恰与其深远的意义成正比。

当时的官员不会去体谅老百姓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更不懂得组织民众去做思想工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多半是采取硬性逼迫的手段,造成了一些地方民众的反感。部分流氓无赖乘机煽动情绪,许多年轻人逃亡集结在外,不少郡县都出现了有组织的土匪或强盗。

拓跋浚去世后,冯太后究竟做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刚刚结束的《锦绣未央》,在这部电视剧的结尾女主角李未央成功的和拓跋浚在一起了,电视剧的结局大多数都是好的。但是在历史上的拓跋浚和李未央的爱情故事并不是这么顺利的,而且在拓跋浚只有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电视剧中的李未央就是后来的冯太后,她在拓跋浚去世后帮助她的孙子一起治理国家,虽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但是她也做了一些对不起拓跋浚的事情。

冯太后在拓跋浚去世后做所做的第一件有损名声的事情就是她为了满足自己而养了一些男宠。就在拓跋浚去世后,冯太后与拓跋浚并没有孩子,所以继承皇位的人只有从拓跋浚和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中选择。于是冯太后就选择了拓跋弘,冯太后也将拓跋弘当做自己的儿子。在拓跋弘坐上皇位之后,冯太后也一直在帮助拓跋弘处理政务,但是在拓跋弘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之后,冯太后就很少帮助拓跋弘处理政务了,而是专心带她的孙子。

但是在冯太后带孙子期间,有的时候也难免会很寂寞,而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李弈的人走进了冯太后的生活。之后这件事被拓跋弘知道后,表示了很不满,所以就导致了冯太后做出了第二件对不起拓跋浚的事情。

因为拓跋弘看见冯太后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很不高兴,所以后来就一直在找机会杀死李奕,之后李奕被他的哥哥告了,并且还罗列出很多的罪状,而这就让拓跋弘找到了机会,于是他将李奕等人给杀了。但是这就让冯太后很伤心,于是后来冯太后就逼迫拓跋弘提前让位给拓跋宏。但是这个时候的拓跋弘并不甘心,于是就带兵在外征战,而且还立下了许多的战功。在冯太后看见拓跋弘的行为后,也很不甘心,于是在拓跋宏生日的时候将就献文帝给毒杀了。

拓跋弘与冯太后是什么关系

首先要确定没有错字,是拓跋弘还是拓跋宏哦。
拓跋弘是李皇后的儿子(李皇后就是锦绣未央里李长乐的原型)。李皇后生了儿子之后,按照北魏的习俗被赐死,拓跋弘由冯太后养大(冯太后就是李未央的原型),冯太后是拓跋弘的养母。
后来冯太后临朝听政,帮助拓跋弘掌握朝政,巩固统治。再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二者反目,冯太后逼拓跋弘退位,并软禁,据说最后拓跋弘被她害死。冯太后还把拓跋弘的儿子拓跋宏养大,让他即位,之后再度临朝听政。

拓跋弘简介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是怎么死的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一说为自杀) ,时年23岁。 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母李贵人(后追封为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8月14日),拓跋弘在阴山北部出生。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弘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百姓的志向,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去世。  五月十二日,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奉嫡母皇后冯氏(冯太后)为皇太后。车骑大将军乙浑假称圣旨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宫中。五月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乙浑又把他杀了。五月十七日,献文帝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和平六年(465年)乙浑上台后,看到献文帝年幼,趁机借用献文帝的诏令,大肆排斥异己,建立独裁的统治。乙浑把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平原王陆丽、司卫监穆多侯害死。他很快夺取权力,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并于七月初二日被封为为丞相,位居诸王上;朝廷内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断决处理,并被封为太原王。面对凶残的乙浑,年纪尚幼的献文帝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在冯太后那里痛哭。开始时,冯太后对乙浑疯狂屠杀大臣也没有任何办法,也不敢得罪乙浑,只能拜他为丞相,以此保住献文帝的帝位。由于权位的逐渐稳定,乙浑的欲望愈来愈大,已经不满足于丞相的地位,准备伺机发动宫廷政变。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初二日,冯太后诏命元丕、元贺、牛益得等人率军,包围乙浑府把乙浑杀死。由于局势混乱,冯太后下诏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献文帝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八月二十三日,献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宫阶是土筑成,国家大事都告知献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驾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拓跋弘是什么人物

百度百科
拓跋弘: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长子00:49
拓跋弘
北魏第六位皇帝
本词条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