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写对联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写好对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认为写对联应该注意些什么

作为传统的文字游戏,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文字表现形式又是平常人家在重要节日或事情里通过对偶方式对节庆事宜的文字表达。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在细节处的要求,它又比诗要求更严,当然诗有诗律,联有联律,在这里就不累叙了。在初级阶段对联创作中老漁以为:一定要掌握平仄的运用以及词性的理解(或者词性的运用),做到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联创作最基本要求。至于对联规则里的细节,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慢慢的理解,逐渐的触及对联的多样化形式。





如何写好对联

千百年来,对联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消遣的文化交流方式。由于它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脍炙人口,愚意深刻。就如一朵奇葩,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集聚了人生,世界万物的精华,并加以引伸,夸张,想象之后让它产生了无穷的寐力。填补和丰富了文明的内涵!

对联有较为固定的格式和要求,主要要讲求型的工整,意的协调,韵律相稳。从前的对联多出现在寺庙,碑坊,门庭,商户等大雅之堂,显示功德,多有颂扬之意,多是名家手笔,并用专门的石材或珍贵的木材,再经过巧匠之手精心雕刻,以达千古传承。在民间过年,喜庆,嫁娶,丧葬等时候又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这也要德高望重,知书识礼的文化人来点拨挥毫,财源滚滚,福禄双致,寿比南山,五谷丰登……也就成了百姓家家户户的必备和向往!多数联用纸写贴于大门旁,年年又有不同的希望述求。

现代美好的社会仍然没有停止对联的情深意重,喧嚣繁华间人们仍眷恋期求那份情意,只是方便随意了许多,贴春联的习俗还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头条开劈了网络对联的新时代,热爱诗歌,生活,文学,艺术的挤挤一堂,再次让对联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多么让人值得欣慰的现象啊!

月亮升起来了,可爱的人儿马上欢呼雀跃,上联一上,干万双眼睛直打转,姑娘借月光抒怀了,立即就有接上去的,直面去的,姑娘不给赞,意思是再想想。确是要对得好,能赢得赞,得弄明姑娘的芳心和意图,反复推敲。工整度,词性,有韵味没有,曲解姑娘用意没有,有没有表达出有意义的字眼给姑娘领会。恰当了,马上就有赞!赞!赞!这是我打个比方来说的。其实要写和对好对联是一回事。平常要加强文字,词语,典故的阅读,记忆和运用的锻炼。要不居于只看到表面,要挖崛内心的潜力。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尤为能让对子更加精采,达到怡心怡志的绝佳效果!

畅对自如是一种极为心旷神怡的事情。漫漫的来吗,只要你喜爱它,参予进来,每天多一点情趣和快乐,我就认为是写好了对联的良好开端。在不断的交流和体验中,你进步了,就是你人生的一大收获!

对联的写法

对联的写法?1.上、下联字教一定要相等。2,要求上下联文字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式上要工整,音节上要和谐。3,横幅,写法是从左到右。4,对联要竖写,对联类别很多,春节用的叫春联,节日或喜庆用的叫喜联,丧葬用的叫挽联,还是在会议,宣传栏上用的一般对联,尽管内容各有不同,但格律没有什么区别。我个人觉得現在是互相学习的机会难得,足进生活多姿多彩,提出这样问题很好!

初学写对联如何上手快

初学一定要领悟写对联的基本要求

可用下面18个字的对联概括,领悟即可上手。

意思、平仄求互对,词性、节奏益相同。

横批:仄起平收

1. 意思互对

上下联意思要求互对:互对包括意思相反、相关、或相承。上下联意思不可相近,相近称“互掌”为作对联之大忌。

2. 平仄互对

上联的平声字与下联的仄声字相对,上联的仄声字与下联的平声字相对。

以汉语拼音来说一般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对于7言联,常有“1、3、5不论,2、4、6分明”的说法,意为:第1、3、5个字平仄可不相对,第2、4、6字平仄必须相对。

3. 词性相同

即上联的名、动、形、数、量、副、词组等,对下联时,所用词性应当相同。

4. 节奏相同

即要求上下联音节相同,双音节对应双音节,单音节对应单音节。

如:上联:山前/石,下联:竹下/风。

若是上联:山前/石,下联:人/下岗。显然节奏不同!

5. 仄起平收

上联最后一个字要求用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要求用平声字。

注意以上5点对联基本要求,即可对出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好对联来。最后提醒大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应用之妙,存乎一心。”贵在不断尝试,遇到没法守好规矩的时候,意境为上,规矩次之,不可因文害意。

这位诗友:我正期待您对出绝妙的对联,贵在勇于尝试。

写对联都有什么规则呢怎样才算好联

写对联的规则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结构一致、词义相关。同时符合上述规则,语句工稳而生动的就是好对联。

举一个不是名联的对联,说说所谓好对联:

夜雨敲窗惊妾梦

春光照榻动君心

这个对子上下联互为因果: 因为夜雨敲窗惊妾梦,所以春光照榻动君心; 之所以,夜雨敲窗惊妾梦,是因为春光照榻动君心。 “夜雨敲窗”另有所指,“春光照榻”亦令人玩味。

下面简略分析对联的规则:

1,下联和上联,字数相等。字数一样多,不能长短不齐。

这个要求意思明确,比如“文革”中,无处不在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当时常常当对联使用,但上下两句字数不一,不能称之为对联。

2,下联和上联词性相同。

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池中濯足水 门外打头风

上下联都分别是名词、方位词、动词、名词、名词。

3,下联和上联平仄相对。

仄声对平声,平声对仄声。

蒌蒿满地芦芽短 平平仄仄平平仄

正是河豚欲上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对联的基本句式,有两个。

一是仄起式: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是平起式: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两种句式都能生出许多变化的句式,但无论千变万化,对句只注意平仄相对就行。

平仄相对有个地方可以放松,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谨记。

至于平声和仄声的区分:

古汉语汉字分“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外都是仄声;现代汉语汉字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4,下联和上联结构一致。

举例说明:

鲜花/美酒/良宵/夜 偏正/偏正/偏正/正

才子/佳人/好/夫妻 偏正/偏正/偏/ 正

很明显,“好夫妻”与“良宵夜”对不上。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都是从对联的节律上来要求,实质上,所犯的毛病,是句式结构不对。所以,我用“结构一致”来要求。

再看我开始对的对子:

上联:夜雨敲窗惊妾梦

下联:春光照榻动君心

夜雨/敲窗/惊/妾梦 偏正/动宾/动 /宾

春光/照榻/动/君心 偏正/动宾/动 /宾

这就没问题。

5,下联与上联词义相关。

比如: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下联与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