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很差,钢笔楷书和行书可以同时练吗?钢笔书法选择谁的字帖比较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字很差,钢笔楷书和行书可以同时练吗

个人建议先练楷书,等掌握了笔法和结构再去学行书,如果直接学行书没有骨架和笔法,会很乱,字会很容易歪。

钢笔书法选择谁的字帖比较好

现在有一种主流观点是练习毛笔小楷会对硬笔有很大的提升。小楷首推 灵飞经,姜夔的跋王献之保姆贴(图1黑底白字就是灵飞经,图2黄底黑字是跋王献之保姆贴)

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不追求在书法上有一个很高的高度,学习者是可以直接选择想学习的字体(楷书,行书,隶书都行)不一定遵循从楷书练习的原则。行书反而更适合实际运用,是用以满足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所使用的。

硬笔字帖 主要有田英章,顾仲安,荆霄鹏的字,淘宝一下就有了,不过如果你喜欢潇洒方面的,李放鸣的字帖也不错(图3就是)

不过我本人是练习了很多年的毛笔,硬笔也有涉猎。(图4自己写的)我觉得单独练习硬笔会有一个瓶颈,就是说你会“不认识”字。因为你脑海中对笔画的认识不够清晰,练习毛笔有个好处,就是笔画有立体感,练习者可以清晰的看到笔画的起笔,收笔。

获得85年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北大高材生葛全胜的书法水准如何

85年钢笔书法大赛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一个高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高度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是中国书法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投稿者有100万人之众。您没有看错,100万人啊,这群众基础该有多深厚啊,真的是另人唏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至今没有来者。

这届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一共有十个人获奖,这十位是: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这十位书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审美取向、取法、表现方法、技法等,都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其中很多人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毛笔书法领域的高手,而只有一位可谓是灵光一现,此后在硬笔书法界再无痕迹,这位就是葛全胜。接着我百度了一下:

葛全胜 ,男,汉族,1963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北京气象学会理事,《地理研究》副主编。

原来葛全胜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中科院博士,这样一个科学家还是个书法家?看来人家才真正地是一个“玩”家。

后来又找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人家9岁开始学习书法,从颜真卿和柳公权入手,稍长之后学习褚遂良及“二王”,据说近年来开始潜心米芾、王铎、孙过庭,并且兼涉六朝碑刻。从百度中看到人家还是文物学会副会长,这大概就是书法带来的影响吧。

葛全胜的硬笔书法从网络上能够找到的仅有的几幅图片来看,是很本分的那种,用的就说很普通的钢笔,不像有的人会选择一些特殊的书写工具。用普通的钢笔,纯粹靠细线条取胜,这是不容易的。用笔很流畅、结字也有传统书法的功底,而章法布局给人一种萧散、恬淡的感觉。

葛全胜能在100万人参赛的书法大赛中成为最顶尖的特等奖的一位,这次获奖也说明了人家的硬笔书法水平那是杠杠的。但更让人佩服的是拿了这么大奖,竟然一转身又投身到了科学事业中去。看来这次参赛人家只是为了自我证明一下,拿了大奖,证明之后就转身而去,高人啊。

钢笔书法能称之为书法吗你怎么看

虽然传统上毛笔书法被人们认可,但四十年以来我国增加了硬笔书法,而硬笔多是笔尖上弯,写出字来粗细合体,我在文化宫门前摆挂的硬笔书法、在硬笔书协里张挂的(大多1、2、3等奖获得者)让人眼前一亮:太棒了!

所以我说硬笔书法也是书法,必须发展下去。

如何练好一手钢笔行书

真不好回答。

我开始时的铜笔字纯属于上学时做作业,工作时写资料形成的,没有临过帖,随手写出来就还可以。

近十多年的时间都是用软笔写东西,钢笔字反而写不好了。

我看到头条上有好多人用钢笔临帖写,还有专门教的,只能说应该还可以。

说应该,是因为要按照帖去练,毕竟量不足。

按照钢笔字帖练,不出东西。按照毛笔字帖练又很难出味道。

真正一手实用的钢笔字是要速度的,其功夫真的需要量的积累。所以,给不了你好的建议。

非常抱歉!

硬笔书法,是选择钢笔还是中性笔更合适

中性笔和钢笔哪个更适合硬笔书法创作?其实两者虽然有一些微小的区别,但其实不是很大,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书法功底。

中性笔

中性笔因为出生的比较晚,因此你看很多老一辈的硬笔书家如:田英章、李放鸣、沈鸿根等等,都是用的钢笔,因为毕竟用的比较顺手。但是新生的一些硬笔书家,例如网上比较有名气的荆霄鹏、赵贺新等用中性笔较多。这些硬笔书法家能写好字,不是因为用了特殊的工具,而是扎实的书法功底。

中性笔按笔尖粗细分类有:0.3/0.5/0.7/1.0,0.3的是最细的,适合会计做账使用,0.5的适合日常办公书写,0.7和1.0的因为笔尖较粗,控制好了能产生线条的粗细变化,比较适合作为硬笔书法用笔。初学者建议0.7的,控笔比较好的话1.0的表现力更出色。

按照品牌分类的话有国产和进口的,说实话没感觉进口的好在哪里,我试过ZEBRA的中性笔,不知道是因为买到的是山寨货还是什么原因,书写的时候必须使点劲下水才会流畅,用力轻的话就不出水。

国产中性笔主要三大品牌:晨光、宝克、五千年,这三者我都试过,下面说说我的体会(以1.0中性笔为主)。宝克出水太流畅了,不太好控笔,写细笔画不容易,如果写行草书会好一些。晨光的是市面上见到最多的,性价比最好的,同样是1.0的笔芯,它比另外两家写出来的线条会更细一些,缺点就是笔杆给人的体验不舒服。五千年是我用来感觉比较好的一个品牌,出水流畅性和笔画粗细的控制介于晨光和宝克之间,我喜欢他的笔杆,比较粗磨砂质感,握起来很舒服。

中性笔1.0配合上书法垫,线条粗细的表现力还是很不错的哦,我的头条号里有我曾经录制过的《硬笔书法每日一字》就是用中性笔1.0书写的,喜欢的话去关注一下吧。

钢笔

钢笔品牌太多了,我用的不多,简单说说吧。钢笔也有粗细之分,表现力比较好的话还是建议选择0.7以上的笔尖。钢笔我用功普通钢笔、弯尖的美工笔和长刀研这三种。

普通钢笔曾经用功国产英雄的,买的二十多的,用的还不错。但是后来因为小姨子在德国做代购,送了我一只凌美的入门级钢笔狩猎者(网上要一百多),用了之后就没法再用英雄的了。不过我估计如果英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