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10分钟微课教案(微课需要哪些环节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微课需要哪些环节

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两个要点。

一、选题要精准
微课是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小型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它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做过一节《体会泉水流动的词语》的微课,主题选自小学语文《泉城》一课的课后习题:“恰当使用动词填空”。这个知识点是该课文的重难点,且学生理解上较为困难。所以在微课里,我用生动的动画呈现出泉水流动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涌、喷吐、冒、汇注”词语的使用。
所以微课的选题,尽量挑选那些平时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出错、难理解的典型小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前要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然后挑选出几分钟之内就能讲透彻的知识点进行录制。也就是说,不是重难点、疑点、典型的内容,不选;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就能轻松掌握的内容,不选;传统教学就能达到的效果,不选。

二、选题要适合用视频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多媒体呈现形式,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多媒体的特性。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就算制作出来,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
举两个例子:在讲解小学语文《乌鸦喝水》《曹聪称象》这两篇课文时,教师用实物进行演示,直观真实,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且实物道具准备起来并不复杂。用微课来表现反而让知识点更为抽象了,所以也就没必要再针对该节课制作微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节课内容浅显,对比微课较为平面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操作去认知植树的步骤,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有趣更有意义,效果更佳。
再拿我执教过的课例,小学语文四年级《象声词的使用》这一课来说。我们都知道,象声词仅仅用文字来呈现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想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不用说,肯定是借助多媒体:音频呈现多样的声音;视频展示出声音的场景,图片让孩子结合实际并发挥想象……这样一来,从导入到讲解再到练习,每一个环节都能套用上不同的多媒体形式,环环相扣且结合得很自然。我认为这样的题材就非常适合制作成微课,多媒体让知识点立体灵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所以,一节微课制作的中选题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我们说的万事开头难,其实对于初学者,也可以先多参考别的老师的微课,我经常是在101教育PPT里查看别的老师做的微课,从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的灵感,再开始自己的微课制作,也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如何制作一堂微课

1、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选择了“数字one-ten(1-10)”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整体感知、认读并且能够初步使用数字one-ten(1-10),突破了课本单元教学中的两个重难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3、启发类--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4、讨论类--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5、演示类--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6、练习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7、实验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8、表演类--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 9、自主学习类--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10、合作学习类--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11、探究学习类--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设计每个微课前,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微课类型,有助于提高微课堂的效果。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我根据知识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了“练习类”的微课类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操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 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 由于微课时间短少,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题目关联紧凑,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在微课教学设计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切题: (1)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 (2)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 (3)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4)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5)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鲜明 在微课的设计中,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在讲授重点内容时如需罗列论据,罗列论据必须做到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微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结尾要快捷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在微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因此,微课小节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小节的方法要科学、快捷。 4、力求创新,亮点耀眼 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才能提升微课的水准。 五、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