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什么意思?午夜是指几点到几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午夜什么意思

“午夜”意思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玉篇·午部》:“午,交也。”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造句:
1、深夜里,一个暗影出现在窗前。
2、一天深夜,强风袭来,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3、爸爸是记者,为了赶写稿件,常常工作到深夜。
4、深夜森林里野兽的哀号令人毛骨悚然。
5、深夜,天上的星星荧光闪闪。
6、深夜,歹徒举起了罪恶的屠刀。
7、王老师很辛苦,常常备课到深夜。
8、深夜,大街上静悄悄的。
9、爸爸晚上专心写作,常常工作到深夜。
10、姐姐每天学习到深夜,疲倦了就起来活动活动。

午夜是指几点到几点

午夜是指23点到1点之间。

1、午夜  

    午夜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语《玉篇·午部》:“午,交也。”拼音为wǔ y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

2、基本信息

语源:《玉篇·午部》:“午,交也。”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宋高似孙《纬略·五夜》另持一说:“所谓午夜者,为半夜时如日之午也。” 

零点开始之后,称为午夜。

用例

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诗:“蒲间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陈毅《广州花市》诗:“花市过午夜,春浓风更吹。”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三章:“那辆花轱辘马车赶到 凤凰堡 村南,已是午夜时分。”

3、“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地支”。天干地支是古人计时的方法,而现在大多只用来计农历年份和生肖了。“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称“十干”。

午夜是什么意思啊

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语《玉篇·午部》,拼音为wǔ y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午夜”是指什么时间

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语《玉篇·午部》,拼音为wǔ y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扩展资料:

用例: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三章:“那辆花轱辘马车赶到 凤凰堡 村南,已是午夜时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午夜

午夜指的是几点呢

午夜指的是11点到凌晨2点钟。午夜的意思就是子时的时候。晚上11点到第2天早晨1点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夜晚,太阳正处于子午线的两端。地球的另一半是中午的时候。在地球的这一半就是在午夜的时候。所以我认为午夜就是晚上11点到次日的凌晨1点。也可以泛指于很晚的时候。

午夜的由来

午夜”指半夜时分。“午”,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由十二地支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两个小时,“午”时为11点至13点。日中为“午”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尔乃羲和亭午”李善注“午,日中。,为什么“午”、“夜”连言表示夜半之义。

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蒲间千年雨,松门午夜风。”宋·高似孙《纬略·五夜》:“所谓午夜者,为半夜时如日之午也。”半夜时分(子时,23点至凌晨1点)为“午夜”,就像日中白天的一半,为午时一样。所以半夜谓之“午夜”。这是一种类比的说法。

午夜是几点到几点之间

23点到1点。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语出语《玉篇-午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扩展资料:

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现在的深夜了。

伴随着凌晨人们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生理反应,例如感觉寒冷、最为困倦等,这和人的生理节律有一定联系。

午夜是几点到几点钟

午夜是指二十四小时制的夜里24点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2点,午夜是指一个晚上的中间时刻,也就是零点。

许多时候人们误把子夜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