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中国象棋的六大阵法是什么如何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历史上,一个将领临阵指挥能力往往能从他排兵布阵的本领上看出来。一字长蛇阵、雁形阵、蛇形阵等阵法,大家都在影视作品中看过不少了,今天协虎想详细介绍一下一个战斗力爆棚的阵法:鸳鸯阵。

鸳鸯阵大名如雷贯耳,为什么协虎今天要特别拿出来介绍呢?其实,关于鸳鸯阵,可能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且听我慢慢说来。

一·抗倭奇阵,从何而来

说道鸳鸯阵,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必定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鸳鸯阵是由戚继光发明的。实则不然,初创鸳鸯阵的另有其人,而戚继光只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后世熟知的那个版本。

▲唐顺之像

疑似最早发明鸳鸯阵的人,应该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唐顺之。他曾在兵部任职,后来因为私下拜会太子、触怒皇帝而被罢官。但当倭寇大举侵犯东南沿海时,上奏请求重新启用他的奏折达五十余封。唐顺之因而重新出山,带领部队开始抗倭,屡屡大捷。

为了便于治军,他将许多前朝的将领奏疏、著作和自己的想法加以整合,写成《武编》10篇。其中,在《武编》前集有关于阵法的内容中,就提到了“鸳鸯阵”。但鉴于《武编》也有的内容是摘录和整合,“鸳鸯阵”究竟是不是唐顺之本人的创造依然存疑。

▲《武编》中对鸳鸯阵的记载

后来戚继光在调往浙江担任参将,招募训练义乌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授“鸳鸯阵”。

二·鸳鸯阵的“使用说明”

鸳鸯阵不同于前文提到的那些大规模的阵法,它主要应用于比较小规模的士兵作战,是一种“战术配合”。《武编》中所提及的鸳鸯阵编制仅有五人,而戚继光改进的鸳鸯阵将两个这样的组合合在一起相互照应,形成十二人的编制单元。但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小而精”,让一个个编制单元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

接下来协虎以较为完备的戚继光版鸳鸯阵为例子,进一步解释鸳鸯阵。

戚继光版本的十二人编制包括队长一人、长牌手一人、圆牌手一人、狼筅手二人、长枪手四人、镗钯手二人、伙夫一人。其中队长在阵前指挥、两个盾牌手在队伍前面为队伍提供防护、狼筅用于干扰和压制敌人的兵器、长枪手做主要输出、镗钯手为队伍后方和侧翼进行掩护。

▲鸳鸯阵示意图

这样的一个十二人小组在作战时,又可以根据敌情和地形的不同,分为两组或三组作战,,分别被成为“两才阵”和“三才阵”。两才阵每组都由盾牌手和长短兵器组合、三才阵则把盾牌调整到两侧进行掩护,显然是针对敌人不同的进攻方向而改变。

而除了这十二人小组以为,鸳鸯阵背后还有火铳和弓弩的火力支援,在必要的时候,镗钯手也会以镗钯作为支架,用以施放火器。如此一来,不管是长短兵器还是远近兵器,都充分配合。

《武编》所记载的鸳鸯阵只有一名盾牌手,也没有执短兵器的士兵。戚继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小巧灵活的圆盾,并加强了短兵器的配置以备近身作战,同时还演练了阵型的变化,灵活性自然大大增加。

▲变为“三才阵”的鸳鸯阵

三·克敌制胜、战绩光荣

“鸳鸯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鸳鸯阵只是小编制的阵法,但发挥出来的作用却非同凡响。面对倭寇中浪人武士善于近战的特点,戚继光的改善使得浪人难以在狼筅和长枪的威胁下接近鸳鸯阵,即使侥幸接近了也还要应付刀牌手。而倭寇的长兵器也会在狼筅和盾牌的压制下难以伤人。

凭借着鸳鸯阵的奇特功效,加上戚继光治军有方和义乌人天生的勇悍,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嘉靖四十年的台州大捷:斩杀倭寇三千余;福建平倭寇的战斗中,斩杀倭寇五千余;两年后于平海卫等四处战斗,斩杀倭寇两万余。

这些都是“斩杀”,是实实在在根据人头数量来算的,其他乱战中来不及枭首的、烧死的淹死的、战后伤重不治的都没有算上。如果算上了,数量应该会更多。而戚继光人品大家是有目共睹、治军也是以严格著名的,杀良冒功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此时的戚家军。那么这一杀敌数量,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了。

▲台州大捷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这么多大胜之后,戚家军的伤亡数量非常少。少到史书上几乎能一一列出战死者的性命。而从戚家军建军到后来转战北方这么多年,总共战死了多少人呢?

二百余人而已。

虽然后来戚家军还应用了更多火器、车营等技战术,但鸳鸯阵一直没有消失。也就是说,戚家军如此耀眼的战绩,鸳鸯阵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鸳鸯阵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为什么能发挥这么大的功效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阵法充分发挥了士兵间配合的力量,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给士兵们加了一个重要的buff:组织性。经过这一阵法训练的士兵是能够令行禁止、懂得相互配合的,这才是在战斗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所有的明军都有这样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许就不会出现萨尔浒那样的惨败了。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1(04):1-4.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3):12.

.东北师大学报,1994(02):21.

.中国民兵,1989(09):28.

中国象棋的六大阵法是什么如何理解

传统正规能如流的阵法有很多,其中六大阵有:

第一种:中炮阵,属于进攻型布局,中炮一坐中,天下我为王!由于中炮威力巨大,新手都喜欢这种布局,而且中炮可以应对天下任何布局,中炮用的好,可以迅速结束斗。如“金鹏十八变”最快十三步就击杀对手。这个阵法布局巧妙,趣味横生,实用和娱乐并存,新手的最爱。

第二种:屏风马,属于防守布局,起边马叫单提马,起双马叫屏风马,起拐角马还叫拐角马,拐角马再走士角马就叫反宫马了,这个反宫马是十连霸胡荣华最善于使用的了。屏风马是响当当堂堂正正“梅花谱》布局,是世界上很难破的一种布局,它愚攻与受,后法制人,煞是厉害,虽然在古代出来反“梅花谱”,但到如今依然没破,屏风马高手都喜欢弃马,然后利用弃马抢着的一先,一路进攻,直捣黄龙!屏风马充分演绎了“宁掉一子,莫失一先”的棋理精髓。

第三种:起相阵,属于防守阵型,这个阵是老司机喜欢用的布局,起相局可以根据对方的布局,适应调整阵型,可以调成,屏风马,拐角马双边马等等。

第四种:过宫炮阵,这个阵法主要针对方的脱缰马展开进攻,诱使对方的车进入腹地,最后展开进攻,没有专门研究过过宫炮的会彷徨失措,不知道如何进攻。

第五种:金龟叠炮阵,这个阵由于子力堆积一边,用好了气势如虹,用不好就绑手绑脚,纵有吞吐天下之才,亦无用武之地,施展不开。

第六种:先人之路,也叫投石问路,此开局可演变天下任何阵法 随机应变,包罗万有,腹有良谋,纵横开阖,以静制动,概莫能当。超一流高手都喜欢用这个开局阵法。

除了传统六大阵,还有奇门阵六大阵,很有趣味,如敢死马,敢死炮,双滑车,弃空头,八卦阵,御驾亲征。这些奇门布局其思异想,妙趣横生,有乾坤大挪移,有凌波微步,有自投罗网看似死局却峰回路转,下这种阵法可以下的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如有喜欢这些奇门布局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评论留言交流!

古代有哪几大阵法

中国古代兵书,阵法在打仗中十分常见,比如封神榜,隋唐演义都有记载排兵布阵,在真实的历史中,尤其在冷兵器时代,阵法也是一种高等级的作战战术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战意义。

我们必须要说一下,这些真正用于实战的阵型,其实完全不像影视剧,小说故事里那样的花里胡哨,这些阵型其实只有一些很简单的要求,要么极具进攻性,要么能防御敌军冲击,要么就是攻防兼备。

比较常见的有方阵,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阵法,攻防兼备,圆阵具有较强防御能力。锥形阵,适合冲击,能较快突破敌军。雁形阵,适合用于迂回包抄敌军。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常用的阵型,常常根据攻防情况进行转换。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阵法,阵法除了攻防,同时还具有其他特殊的作用,比如对敌军的欺诈。或者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