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是谁(历史上第一位存在主义者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历史上第一位存在主义者是谁

严格的说,这个问题应该分为这么几块。
第一位明确提出存在主义的是:马塞尔
第一位广义上的存在主义者是:克尔凯郭尔
第一位狭义上的存在主义者是:海德格尔
而存在主义的渊源,包括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等,还有笛卡尔,雅斯贝尔斯等等都不算狭义上的存在主义,只能算作广义上的存在主义,并且多是后人追封的。

海德格尔是哪位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海氏从存在的角度解构了西方的哲学史,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存在(道,本源,存在的存在)的真理被遗忘的历史——
  海德格尔认为是“泰初之道”(logos)是世界的本源。
  所以在其哲学的核心处与中国的老子很有相似。
  时间性是人的存在方式!
  世界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是一切关系和意义的总和。
  海德格尔从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意识如何看到我们所看到的)出发,
  (胡塞尔“观察”到任何意向性活动都只能在一定的视域(horizon)或边沿域中运作,比如:当我们的感性直觉要“看”清桌上的一张白纸时,我们必须已经看到了这张纸周围的环境及其中的各种物件,比如桌子,笔...等等。 再比如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其实其本质就是这因为事物的缺乏性而导致的事物的相互依存的现象—没有他物,何来此物?同理,广义相对论中参照系的选取,混沌理论中的复杂体系等也可作为例证。) —— 并将胡塞尔的视域扩大为我们的整个生活世界,并进一步推至到生活世界的视域——即存在,无 —— 并从东方老庄那得到启示,来追问存在(无,道),写出《存在与时间》
  主要结论——情感》理智
  人的有限性,时间性,向着未来筹划,向着死亡迈进。
  使事物成为事物(存在者不等于存在)的存在(道)就是无,无就是有,又称“澄明”“敞开”“无蔽” 西方的发展就是存在、真理被遗忘的历史
  “真理”=存在=大道
  人在世界中不断“筹划”,“操心”
  语言就是道说,语言就是道(对语言有神话倾向)
  要注意一点:海德格尔的无与尼采的虚无主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于海德格尔在未完成的《《存在与时间》》中将太多的笔墨用于对人之此在的所谓基础存在论的讨论作为切入点来通达大道, 而未直接从在先进入道之中后接着返回于世界再来用道统摄一切, 而使得该书有喧宾夺主, 怠慢了使此在之所以此所在的存在,以至看似太过人本而反而遗忘存在之嫌. 因此放弃完成存在与时间一书反而是海德格尔在真理之路上以退为进的明智之举. 所以后期的海德格尔在方法切入点就改善了. 而这个改变也使海德格尔的哲学彻彻底底地形而上学化了,导致很多人对海氏的理解更加坠入了云里雾中.)
  其他相关观点或结论
  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源于前科学世界,即人的生活世界,语言世界,艺术世界...此乃所有文化之共有。
  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源于前科学世界,即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结构对于直观世界的直觉式的概念化,对应于有限存在者,所以先入为主的自然主义科学一开始就跳过了存在本源问题.
  所以,科学方法不是解决哲学问题的金钥匙! 尽管可作为考。
  在海德格尔后期,他认为人的任务是倾听存在的呼唤,所以后期转向诗歌等艺术.并认为只要任何是人的图谋和思想都不能引起现状的改善.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不能掌握显示自己且同时又隐去自己的存在的全部秘密.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在于人本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虚无主义.并认为只要任何是人的图谋和思想都不能引起现状的改善.这种虚无主义必然结果的错误从苏格拉底包括柏拉图开始已经发端并在看似反对柏拉图的尼采那达到高峰.现代技术也是它的表现之一.
  海德格尔年表:
  1889年9月26日 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父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母约翰娜,娘家姓肯普夫。父母笃信天主教。
  1903年-1906年 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
  1906年-1909年 在弗莱堡人文中学读书。
  读到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存在”的多种含义》,生发对存在问题的兴趣。
  1909年-1911年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
  1911年-1913年 在弗莱堡大学学习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1913年 在施奈德、李凯尔特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
  1916年 获弗莱堡大学讲师资格,讲师资格论文题为《邓?司各特的范畴和意义学说》。
  胡塞尔任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海德格尔与胡塞尔首次见面。
  1917年 与艾弗里特?佩特里结婚。
  1919年 长子约尔克出生。
  结识雅斯贝尔斯。
  担任胡塞尔讨论班助教。
  1920年 次子海尔曼出生。
  1922年 担任马堡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马堡工作至1928年。建成托特瑙堡小屋。
  1923年 应马克斯·舍勒之邀在科隆康德协会上作题为《此在与真在》的演讲。
  1926年 十二月四日在马堡哲学小型聚会上作题为《现象学研究的概念和发展》的演讲。
  1927年《存在与时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首次发表。
  1928年 胡塞尔退休,海德格尔接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
  在里加的赫尔德尔研究所作题为《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多次演讲。
  1929年 一月二十四日在美茵法兰克福作题为《哲学人类学和此在的形而上学》的演讲。
  三月在达沃斯高校讲座上作题为《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多次演讲。
  四月九日作《胡塞尔七十寿辰讲话》。
  七月二十四日在弗莱堡大学礼堂作教授就职讲座,题为《形而上学是什么?》。
  十二月在卡尔斯鲁厄作题为《今日的哲学问题状况》的演讲。
  《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出版。
  1930年 三月在阿姆斯特丹科学协会作《今日的哲学问题状况》和《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的演讲。
  在各地多次以《真理的本质》为题作演讲。
  1933年 当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
  三月在校长就职典礼上发表题为《德国大学的自我宣言》的讲话。
  1934年 辞去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
  1935年 十一月十三日在弗莱堡艺术科学协会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演讲。次年一月在苏黎世重作。
  1936年 四月二日在罗马作题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演讲。
  十一月至十二月在美茵法兰克福自由德国主教教堂议事会上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多次演讲。
  1938年 六月在弗莱堡艺术科学、自然研究和医学学会上以《形而上学对现代世界图象的奠基》为题作演讲。
  1939年 多次作题为《荷尔德林的赞美诗“如当节日的时候……”》的演讲。
  1940年 作演讲《柏拉图的真理学说》。该演讲报告首次发表于1942年的《精神遗产年鉴》上。
  1943年 作《追忆》,载于克卢克霍恩的《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上。
  六月六日在弗莱堡大学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作题为《还乡——致亲人》的讲话。
  在小圈子里作题为《尼采的话“上帝死了”》的演讲。
  《真理的本质》出版。
  1944年 秋季被征召入民团。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出版。
  1945年 被占领军当局禁止授课,直至1951年。
  1946年 为纪念里尔克逝世二十周年在小圈子里讲《诗人何为?》。
  与中国学者萧师毅一起译读《道德经》。
  1947年 作《田间小路》、《从思的经验而来》。
  《柏拉图的真理学说。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出版。
  1949年 十二月在不莱梅俱乐部作四次演讲,题为《观入在者》(《物》、《座架》、《危险》和《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