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烈士纪念日,你都知道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烈士事迹呢?被中国追认为烈士的日本士兵伊田助男,究竟有哪些可歌可泣的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你都知道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烈士事迹呢

我上学的时候,所在学校里曾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

一个老师在办公室被一个混混捅了几刀,但仍然抓着混混不放手,最后当场身亡。

那个老师的一家就住在同一栋楼内(教师宿舍),当时是个周末,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听到楼下一片嘈杂,往下看去,看到那个老师的老婆瘫软在地上,手上还拿着饭勺,她旁边那6岁的儿子,正撕心裂肺地哭着,旁边围拢着一群眼睛发红的老师。

传闻是学校某高中学生被外校的混混拦住要钱,结果没想到那学生后面还有几个同班的,几个学生一拥而上把为首的混混打了几拳跑掉了。周末,那个混混叫了一帮子人,大概六七个年轻人,从学校院墙翻墙来学校找那些学生报复。

在往高中教室走的途中,被路过的那位老师看到了,那几个年轻人谎称是周围学校的高中生,来这里找同学玩的。那个老师觉得有些问题,这群年轻人年龄有大有小,就和另外一个老师打了招呼,两个老师把那几个年轻人带到了办公室仔细询问。

那个老师在询问的时候,发现后排有个矮个的年轻人低着头,眼神闪躲,右手一直揣在荷包里。看到那个老师盯着他,那个年轻人突然转身就跑。快要逃出门的时候,那老师眼疾手快,一下冲上前去,拉住了那小混混的肩膀。

却没料到,那个小混混手上一直握着一把匕首,那匕首一直藏在他的衣服里。

那个急了眼的小混混要跑,匕首抽了出来,对着老师,一边叫着放手,一边捅了下去,但是那个老师大声呼喊,一直被捅了五六刀,到最后歪在了地上,还是死死抓住那混混的衣服,直到听到喊叫的几个男老师冲了进来。

等救护车的时候,那个老师却已经断了气,大动脉被捅到,根本来不及抢救……

赶过来的警察搜身那六七个混混,发现每个人都随身带了锋利的刀具,他们是真的带着捅人的目的来报复那些学生的……说不让这群学生见血,他们就不涨记性……如果不是那老师发现不对,提前控制住了这群混混,绝对会酿成大型的学生流血事件……

后来,这位老师被追认为烈士。

我还记得葬礼的那天,学校放假半天,从初中到高中,足足两千多学生和老师,抬着上千个花圈,默默从学校里走了出来,长长的队伍,整整布满了一条数公里的长街。

一路上,沿途的汽车都停了下来,喇叭长鸣给那位老师送行。

他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抱着他的遗像,泪流满面,走在队伍的第一个。

而那个拿刀捅人杀人的混混因为年龄不满14岁,却没有被判刑……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我也从学生成为了一个中年人,但我仍然记忆犹新的,不是那壮观的送行场面。

而是那个周末的下午,那个微胖女人手里还拿着炒菜的勺子,慌慌张张从家里跑出来,却连老公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哀恸场景。

被中国追认为烈士的日本士兵伊田助男,究竟有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迹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东北军首领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几乎不费一枪一炮,便在短时间内占领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事后,日本又扶植清废帝溥仪组建伪满政权(1932-1945年),并借助傀儡政权的力量,在东北地区推行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洗脑政策,妄图将其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伪满的“领土”起初包括东北三省,后来又囊括进热河省、内蒙古东部及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约有113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有大约37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过着水深火热一般的生活。然而,对于日寇的野蛮侵略政策,在东北军主力撤入关内的情况下,当地军民依然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抵抗,给日伪军队以沉重打击。

其中,原吉林军第一旅第三营营长王德林,因不愿跟随省主席熙洽一起做汉奸,就此决心走上抗日的道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1932年2月,王德林率部在吉林省延吉县小城子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反正抗日,并成立“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救国军”组建成功后,王德林自任总指挥,共产党员李延禄担任参谋长,周保中为总参议。

“救国军”成立不到20天,便收复敦化、额稷、蛟河等地,并在海林东站、镜泊湖等地接连重创日军,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此后,“救国军”不断地团结、争取所有的抗日力量,使得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到当年7月,“救国军”的兵力扩展到3.5万余人,并收复延吉、珲春等十余座大中城市,从而鼓舞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志。

“救国军”的存在让日本帝国主义如芒在背,为了消除这个“心腹大患”,伪满政权按照主子的授意,对王德林许以高官厚禄,要求他放弃抵抗,但被王德林严词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军改“抚”为“剿”,从1932年11月下旬开始,纠集重兵对“救国军”进行围攻。

由于众寡不敌,“救国军”战败后,被迫化整为零,潜伏于山林深处打游击。不久,王德林率伤兵退入苏联境内,“救国军”抗日活动就此步入低谷。为了求得援助,王德林前往莫斯科拜会斯大林,随后又绕到欧洲、香港回国,奔走于上海、天津、郑州等地为“救国军”募捐,但其本人却再没能回到东北战场上(王德于1938年病逝于山东老家)。

王德林离开东北战场后,“救国军”内部由于意识形态和战斗路线的分歧,最终走向分裂。其中,李延禄、周保中指挥的部队,另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以下简称“游击军”),由李延禄担任总司令。“游击军”组建成立后,在宁安、汪清、密山等地开展游击战,并取得团山子、八道诃子、马家大屯等战斗的胜利。

“游击军”取得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后,随即遭到日伪军队的重兵围剿,由于缺乏外援,渐渐地便陷入物资匮乏的窘境当中,尤其是弹药奇缺,给后续军事行动带来大难题。就在李延禄、周保中等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并就此解决弹药补给难题。

1933年3月底,“游击军”在吉林省汪清县马家屯一带,重创日本关东军鳖刚村一旅团数千敌军。战事结束后,“游击军”士兵打扫战场,并四处收集日军遗留下来的枪支弹药。其中一支小分队在嘎呀河畔搜索时,意外地在一处隐蔽的松林中,发现一辆满载弹药但发动机已被破坏的日本军车。在距离军车不远处的地方,战士们还发现一具日军士兵的遗体,以及一张用日语书写的纸条。

经过翻译得知,死者名叫伊田助男,隶属于关东军间岛辎重队,生前是日共党员。根据伊田助男的自述,他出于对“游击军”抗日事业的支持,冒死为他们送来满载十万发子弹的军车,但由于身边全是“法西斯野兽”,无法亲手将车辆交给“游击军”,所以只能毁车、自杀。在纸条的结尾,伊田助男鼓励“游击军”用这些子弹奋勇杀敌,并祝愿“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对于伊田助男的义举,“游击军”很感动,经高层商议后,决定将他的遗体与牺牲的游击队员合葬在一处,并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时任总书记的王明获悉此事后,立刻汇报共产国际,并得到各国共产党的一致赞扬。为表彰伊田助男的贡献,2005年9月3日,中共汪清县关工委在县烈士陵园为其树立纪念碑,并追认他为抗日烈士。对于这个结果,伊田助男若地下有知,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

资料来源: 《东北抗日联军的过去和现在》、《东满抗日斗争烽火》、 《过去的年代--关于东北抗联四军的回忆》

如何看待英雄烈士王成龙的事迹

看到烈士的事迹和视频,心里特别的难受,更特别的惋惜,突然离去,做父亲的根本无法承受,正值花样的年龄,太可惜了,一定要让超载违规的货车付出代价!

军人很了不起,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我盖着国旗回来,请将我,葬于四海八荒,那里有我永生的战场 ,执初晨里一米阳光微漾,守夜空下万家灯火的安详!

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王成龙,一定是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够成才,才的成龙,的确,王成龙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去参军,刻苦训练,时间不长,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为一名小队长,警衔为中尉,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为了拯救自己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此父母感到痛不欲生!

当的,一辆超载的货车违规变道,情况紧急,他迅速推开战友,自己失去了逃命的机会,永远倒在了地上,因伤势过重,经过抢救无效,就这样,年仅23岁的英雄就这样倒下了,这样的年纪,本该有一帆风顺的前途,祖国的人材,就这样永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