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漫画的B面:创作者3年没赚钱,漫迷追一部花400
发布时间: 2023-07-1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奇偶派

文 |奇偶派

“3年了,一直没能跟快看签约,投稿没赚到一分钱。”

“一部漫画追下来花了400元,这都可以买好几十本实体漫画书了。”

“排行榜上大多是腐女向耽美作品,自己都不敢在公众场合打开快看,更不好意思推荐给朋友。”

这是我们最近和快看上的用户聊下来,对方口中描摹的快看漫画。

2022年12月23日,这家在漫画领域力压腾讯和哔哩哔哩的独角兽公司,在北京办了一场年度活动,创始人兼CEO陈安妮在会上提出一个“小目标”:明年快看要从“中国第一”变成“世界第一”的漫画平台。

创作者和用户口中的快看漫画,和陈安妮口中的快看漫画,似乎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一个承担着民族漫画的希望,一个是创作者赚不到钱、用户需氪金追漫、平台优质多元内容丢失的“失乐园”。

到底哪一个才是快看的真实面貌?

在和一些快看的创作者、新漫画迷以及骨灰级漫画迷聊了聊后,同时结合我们能搜集到,为数不多的快看外部资料和发展逻辑。希望通过多元地拼合,能够描摹出一个真实的快看样貌。

“3年投稿没拿到一分钱”

2020年11月快看在发布会上曝出,快看经纪约作者的平均月收入达到53604元,头部作者的年收入已经可以超过500万元,然而会后一些签约作者都表示自己并没有达到平均收入水平。

展开全文

由于快看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列出头部作者有哪些,也没有对于这些数字流向进一步解释说明,具体情况外界不得而知。

不过热门作品《快把我哥带走》的主笔溪流曾在微博上公开质疑:我就当你这数据是真实的,我就问问头部作者是啥意思?我是裆部作者?

来源:微博截图

签约作者收入是个谜,当红作者都喊穷叫冤,那么普通素人漫画家在快看上能脱离“为爱发电”吗?

张凡是一位插画师,自己在业余时间也曾在快看上投稿原创漫画。她告诉奇偶派,快看漫画从2020年上半年起才开放内容自主上传,之前需要平台发布前进行严格审核。

“快看的投稿规则较国内其他平台更为宽松,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制度基本都能过审,但如果不跟平台签约,则不像视频平台有流量激励,大部分作者需要参加平台各类活动才能获取一些奖金。”

2022年她参加了快看的第四届新连载原创条漫挑战赛并获奖,但无法接受快看独占作品的所有著作财产权,作品付费阅读和IP开发与平台分成的签约条件,被快看以比赛规则规定为由,拒绝支付奖金但保留奖项。

来源:第四届快看原创条漫大赛官网

“3年了,一直没能跟快看签约,投稿没赚到一分钱。”张凡回顾自己的投稿原创之旅如此总结:“平台排行榜上大多是玛丽苏霸总题材,人设互补、剧情曲折、快节奏是平台偏好的内容,这便导致了女性向作品泛滥,如果想连载一些小众题材基本无人关注。”

“漫画作者只有签约才能获得稿费,每格漫画的稿酬大概在百元左右,在连载中后期采用付费分成模式,签约后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作者并不少,但是想要再往上提升就完全依靠作品热度。”

根据站内的《KK新星创作生态扶持计划》可以得知,快看目前支持5种签约模式,除独家在快看上连载外,作品在最初的4个月内获得400-1500元的的创作补贴,更有机会获得流量和资源扶持。

按照官方标准,如果漫画在后续没能获得关注,素人漫画家在一部作品上大概只能获取几千元的酬劳。以2020年公开的平均月收入和头部作者年收入来算,平台作者间的收入存在跨次元的鸿沟。

虽然快看对于整个UGC生态看似处于放养阶段,但对头部作者和作品的投入绝对可以说耗费巨资。

早在2017年,快看就于业内率先提出3S计划,提供Service(打造作者服务体系,包括签约作者的职业保障体系、为作者提供全产业链的商业开发)+Super (制造顶级漫画内容)+Star(培养漫画新星)。

从2018年起,快看号称在三年内投入5亿元扶持创作,重点用于扶植漫画作者,制造精品内容。2021年快看在表示超额完成计划的同时,宣布新一轮3S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加码至10亿元。

这期间快看建立起一整套业内领先的漫画工业化生产体系,包括选题策划、资源配置上宣发、覆盖全渠道商业及用户数据监测分析等环节的一整套工业化流程。

对于头部IP,快看内部有一整套电影级的“绿灯系统”,了解项目的潜在细分市场,对同类题材的搜集和分析,项目在制作、发行、商务开发、成本层面都进行全面的评估。

人气值近350亿的独家原创国漫《谷围南亭》,快看内容团队深度参与了作品创作的全流程,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专属运营和宣发策略;而超百亿观看的漫画《全球诡异时代》,改编自飞卢小说网作者黑白茶的小说,快看其创作团队配备了编绘、画师、责编等人力资源。

陈安妮曾说,快看的企业愿景与使命,就是未来将成为一家超级娱乐公司,并推动原创内容的崛起。

快看漫画确实让人注意到国内漫画商业市场的广泛前景,给一大批作者收获了远超出他们预想的回报,使漫画家成为有安全感、有尊严的职业。

但同时,快看也难免会被一部分人认为是,打着扶持的名号,收割不少创作者的心血,使之成为平台壮大的养料。

“追完一部漫画充了400元”

近年来,漫画行业在资本的疯狂涌入下,平台价值和供给内容水涨船高。由于创作内容质量与市场估值不匹配,用户黏性及消费转化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为追求更多的流量,除了在版权内容上模仿、抄袭甚至直接搬运外,踩着红线诱导消费,引入耽美甚至色情元素,成为漫画APP推高数据流量的杀手锏。而作为巨头的快看似乎也不是行业例外。

周清在去年7月份迷上了快手短剧《养敌为患》,于是下载了快看App打算追连载漫画,后来发现越来越多自己感兴趣的漫画,一个月不知不觉就往里面充值了2000元。

“平台上绝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付费,会员月费18元,年费188元。即便你是会员,看漫画还是要支付KK币,而这需要额外领取或者购买。虽然成为会员后也会赠送KK币,但是限时使用,额度也很少,说到底还是要自己再充值买。”

“如果不是KK币扣没了,她根本不知道每看完一话代币便会自动扣除。而每当KK比不足时,快看的充值页面会直接优先推充值最高档。一部漫画追下来花了400元,这都可以买好几十本实体漫画书了。”

“不光是强制消费,平台上层出不穷的各类广告也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周清补充道:“不仅开屏和首页都有醒目的广告,连漫画内容页也有广告弹出。这些广告很容易误操作点进去,有时候是跳到第三方平台,有些广告视频看完了关闭选项才跳出来。”

她感觉“割韭菜”的气息过于明显,最终选择卸载了快看App。

像周清这样的消费者,可能不止一个,截至1月5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快看漫画的投诉量高达3530个。

投诉内容主要包括快看漫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误导商户、已观看漫画仍需购买、自动续费、诱导未成年消费、随意下架作品、未经授权盗用户翻译的作品等问题。

来源:黑猫投诉App截图

其中有用户表示,说自家未成年小孩两个月在快看漫画消费近1000元,投诉快看漫画利用未成年人没有辨别能力,引导未成年人消费,希望平台不要昧着良心赚钱。

此外,还有黑猫投诉用户指出,快看App注册门槛低,注册完成后会一步步引导你充值消费。许多漫画存在各种挑逗擦边的内容画面,毒害青少年心智。

此前,对于快看内容的质疑,已经落到了一些媒体和实际的处罚上。

2018年4月,中国青年报曾发文称,北京市的荣女士发现女儿在快看App上观看涉及“软色情”内容的漫画,为此她多次删除该软件并表示:“男人搂抱在一起的画面,实在不适合十一二岁的孩子看。”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4月17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快看世界”罚款1万元,处罚理由是“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此外,2019年5月16日,北京工商朝阳分局对“快看世界”罚款15000元,处罚理由是“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的虚假广告”。

而在2022年10月,工信部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回头看”行动中,“快看漫画”因“违规推送弹窗信息”被通报批评。

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悄悄“收割”用户,快看内容层面上仍然存在不少顽疾亟待根治。

“不再向人安利快看”

快看日前举办的KK梦幻夜,号称是国内首个超新Z世代ACGN狂欢盛会,聚集了漫画、同人、COSPLAY、声优、三坑、谷圈等Z世代感兴趣的内容。

“纸片人的春晚”明显供给于新生代的跨年愿景,社区的打造、圈层的扩展是快看正积极开拓的新方向。但目前流出的节目和内容与一般ACG展会并无明显区别,更难说带起一种新风潮。

商业化渠道越来越多,原创作品正在肉眼可见地减少,快看多次突围,却没能真正杀出漫画圈,品牌发展上缺乏想象空间。

陈薇是快看漫画的元老级用户,她回忆快看漫画刚上线时,有很多优质的少女漫和青女漫,各类题材百花齐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