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西班牙内战是怎么回事?对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鲁迅的文章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7

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西班牙内战是怎么回事

想把这件事扯淡清楚不是特别容易,西班牙那帮家伙名字极长,这件事时间跨度又大,光记名字都费劲。所以吐槽机觉得用类比的方式讲西班牙内战,咱们可以把这次内战理解成西班牙版的戊戌变法。

起因——陷入迷茫的国家

进入19世纪的西班牙是个挺悲催的国家,从无敌舰队覆没后,地球上第一个号称日不落的国家逐渐衰落,被法国干涉过王权继承,被拿破仑吓破过胆子,甚至在美西战争中输给新兴的美国,几乎丢掉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迷茫中西班牙在1873曾经短暂的推翻过帝制,试图建立共和国,但长久的习惯让变法只持续了一年就又王政复辟,压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们终于错失了追赶世界的时机,成为欧洲的拖油瓶。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虽然靠绝对中立保护了西班牙未受战火伤害,但突如其来的流感席卷全国,国王本人都被感染。民生凋敝的西班牙人迫切需要改变,但对于走哪条路他们争议很大。

开端——没有出口的轮回

那个时候无数号称明灯的家伙在给西班牙人指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自然有想走社会主义路线的,当然必须有想走资本主义共和的,还有传统贵族的保皇维持旧制的,更有干脆玩极右法西斯的。

这些势力闹哄哄折腾好几年,最后把国王折腾下台,成立了所谓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这个国家在建立初期就没有统一的思路,政治上玩的就是多数人暴政,不懂多数人暴政概念的看看东南边的呆丸就行。

所以最初共和派上台就大搞土地改革、限制教会权力、裁军之类的,可搞笑的是他们并未改善工人福利,企业主也不用执行8小时工作制。再加上这帮哥们本人不团结,没有广泛结盟,于是很快被保守派联盟给选下去了。

保守派上台把之前的改革全部作废,再次恢复王政时期的制度,然而农民和底层工人又不干了,连虚假的尊严都没了,还谈什么福祉啊?于是很快保守派也被选了下去。但回来的共和派还是没啥新花样,这个选举轮回足足持续了28次。

经过——微缩版的世界大战

时间终于来到了1933年,保守派中的激进组织当选总统,又开始新一轮的折腾,但失败的共和派却和以往不同了。西共接到斯大林的指示后开始团结多数组织搞联盟,不再单打独斗了,并于1936年夺回了执政权。

眼看败局已定的保守联盟决定掀桌子,20几年的积怨就此彻底爆发,在双方一系列互相杀害后,共和派联盟的军队成了共和军,保守派联盟的军队被叫做国民军,而且两边身后都有大佬撑腰。

共和军身后是苏联、墨西哥和国际纵队,国民军身后是纳粹、意大利和葡萄牙。英国那边比较搞笑,国家表示中立,但保守党和学界弄出4000自愿战士去支持共和军,工党这群浓眉大眼的家伙则因为教会不少人支持国民军,他们自己差点先打起来。

结局——便宜了佛朗哥

这场战争足足打了2年零8个月,阵亡人数超过50万,对西班牙这个国家来说这是极其沉痛的代价。最终共和军在军事上彻底失败,但国民军的性质也和最初不一样,作为共主的何塞·桑胡尔霍因飞机失事挂了,接手他职务的是长枪党出身的佛朗哥。

所谓长枪党其实就是一个法西斯政党,和德国的纳粹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党没啥区别,正因为这样佛朗哥拿到海量的军事援助。反观共和军那边因为英法美三国中立,限制武器入境,只能从苏联拿到有限的武器,失败确实难免。

总之最后佛朗哥拿到了最后的果实,虽然他宣布王政复辟,但并没有拥立国王,佛朗哥本人以摄政的身份把法西斯统治维持到1975年。但佛朗哥在1969年就指定了前国王的孙子胡安·卡洛斯继承权利,总算让西班牙没出现第二次内战,这也算一件功劳吧。

对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鲁迅的文章你怎么看

个人认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删除鲁迅文章的做法欠妥。

首先,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其次,他的作品巧妙地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不着痕迹、天衣无缝。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抒发感情,淋漓深邃,字里行间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

第三,鲁迅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在人物命运的叙述中渗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通过生动传神的白描手段,住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突出,同时深刻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

第四,鲁迅的作品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其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今仍然蕴含着巨大的震撼力量。如《少年闰土》、《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因此,现在教育部已经发现了许多省编教材的不妥做法,正在进行整改,已经逐步取消省编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教材了。

苏联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为何被解除国籍流亡国外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曾是二十世纪初期苏联内部斯大林最大的政敌!列夫提出的诸多理论几乎都站在了斯大林的对立面,而这也是他后来被驱逐出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列宁(右)

托洛茨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家境优渥的犹太裔家庭,十七岁时就在他求学的尼古拉耶夫城从事工人运动并组织成立了“南俄工人同盟”。彼时苏联还未成立,但沙皇专制也已日薄西山。于是,托洛茨基组织的工人同盟就在当地积极开展反对沙皇的活动,后来还因此被捕入狱!但庆幸的是,托洛茨基在狱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列宁的思想,这对他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此后,年轻气盛且极具政治天赋的托洛茨基一直都在积极参与革命工作,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物。最重要的是,托洛茨基得到了列宁的关注和重视,但在1903年第二次党代会结束后,托洛茨基却站在了与布尔什维克对立的孟什维克阵营中;不过很快,孟什维克领袖普列汉诺夫就因托洛茨基不愿放弃在《火星报》(列宁等人创办的政治性报刊)的职务而将其逐出。

▲一身戎装的托洛茨基

不久之后十月革命爆发,托洛茨基也因为在十月革命中的突出贡献为自己以后赢得了重要的地位!到了1920年底,苏联国内的战争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发展战后经济。托洛茨基被安排了一些具体的建设工作,而此时的斯大林则忙着想方设法从病重的列宁手中接过权杖。

1924年,列宁终于在一片“期待”中溘然长逝。于是斯大林赶紧联合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对抗托洛茨基。斯大林通过挖掘托洛茨基的“陈年旧账”给他戴上了“反列宁”的帽子。对于托洛茨基所出的书籍,也被斯大林认为是“有意篡改历史”。

▲斯大林在郊外(右)

随后,在斯大林一系列的操作下,托洛茨基先是被革去了其在军事机构的相关职务,后来又被开除出苏联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这就算是将托洛茨基扒了个干净。与此同时,后期倒戈与托洛茨基结盟的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也被开除,并在不久后被判处死刑。

虽然托洛茨基当时幸免于被处决,但很快他就在1928年被流放至艾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并于次年被驱逐出境。流亡海外的托洛茨基只能先行前往土耳其。为了让托洛茨基寸步难行,斯大林在1932年下令剥夺了托洛茨基的苏联国籍。

▲遭暗杀后奄奄一息的托洛茨基

流亡海外的托洛茨基并没有因此消沉,他在1938年建立了与斯大林的第三国际相抗衡的第四国际,两人都认为二战结束后就是他们之间最后的决斗,所以都开始紧锣密鼓的为之准备。期间,占据优势的斯大林曾策划多起针对托洛茨基的暗杀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但被斯大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托洛茨基根本等不到战后的对决,他在斯大林锲而不舍的追击下终于在1940年被暗杀身亡。至此,斯大林也算是放下了压在心里的一块巨石!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