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记载了统治者那么多龌龊不堪的事情,为什么在汉代没有被列为禁书?红楼梦在清朝为什么会被列入禁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司马迁《史记》记载了统治者那么多龌龊不堪的事情,为什么在汉代没有被列为禁书

谁说《史记》没有被列为禁书的?《史记》在那时一直是禁书,可是话说回来,历史中的禁书可多了去了,流传下来的可不少,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其余有三部都曾一度被列为禁书。《红楼梦》表面上看就是讲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史,实际上这部小说有很强的反封建色彩,所以被列为禁书。

《水浒传》更是不加掩饰的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并且号召人们反抗。在《西游记》中更加夸张,比如孙悟空说了这样一句话,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试问一下这样的书在古时候怎么可能不被列为禁书。这些明里暗里在影射东西的书籍都成为了禁书,更何况是《史记》呢?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在《史记》中记载了皇室一些不堪的东西,在《史记》写成的前三百年这本书可以说一直是禁书,在汉朝的时候《史记》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偏离儒家经典,会把人教坏的书籍不值一看,当然虽然是禁书,皇帝并没有彻底的将其封禁,只能尽可能的去宣扬这本书的离经叛道,然后不准随意阅读。

这本书普通人是没有机会阅读的,皇亲贵族也没有权利去读,只有帝王才可以看,而皇帝们有没有修改其中的东西我们不得而知,目前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史记》是有过篡改的,因为里面记载了太多统治者龌龊不堪的事情,皇帝很重视史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这些东西肯定会尽可能的去修改。

实际上汉代能够看《史记》的人寥寥无几,十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这本书在汉朝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的流通,可以理解为禁书,没人有权利去阅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红楼梦在清朝为什么会被列入禁书

《红楼梦》一问世,就被当成禁书,不允许正式出版,致使手抄本传世而致八十回后故事缺失。成为《红楼梦》的大遗憾。《红楼梦》之所以被列为禁书,红学家认为其借家事,影射国事。这属于《红学》范畴,我们不讨论,只说几个《红楼梦》中特别明显的不容于清朝统治者的影射,被禁在所难免。

第一,荣宁二府的设定。

《红楼梦》开篇就讲明不涉及政治,可讲兴衰又怎么能回避政治。所以,很多“真事隐”“假语存”并不是真的隐而不说,而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宁国府和荣国府为什么用了“宁”“荣”二字?“宁”代表过去,“荣”代表现在。宁已经亡了,荣正在兴盛。很显然,这是明和清的设定。

【一】宁国府

宁国府有贾敬,直接谐音嘉靖。贾敬身上有好几个明朝皇帝的影子。

一,贾敬和嘉靖一样撒手不管事躲起来炼丹。

二,贾敬明明有爵位,却不务正业考取乙卯科进士,与正德皇帝朱厚照不着调一样,非要做什么镇国公、大将军朱寿。

三,贾敬只有一个儿子。甚至从来没有关于他有妾的描写。与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人,一模一样。而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也造成正德皇帝死后后继无人,不得已又选了旁枝嘉靖皇帝朱厚熜。

贾珍的胡闹性格更与朱厚照如出一辙。曹雪芹在设定贾敬和贾珍的人物性格时,显然参考了历任明朝皇帝。最有意思的是,宁国府衰亡的原因与明朝基本一样。都是继承人出现了问题。很多明史学家认为,明亡于嘉万,追溯历史,却要从明孝宗朱佑樘独宠张皇后不生孩子,致使继承人单薄开始。这又与“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的影射一样。曹雪芹对宁国府的设定无疑参考了明朝。

【二】荣国府

荣国府的设定当然是借鉴清朝。贾母一个老祖母带着一群儿孙,枝繁叶茂,与清初孝庄太后带着一群儿孙也非常契合。荣国府明明有长子,却为次子继承,弃嫡长而择次,明显影射清初备受诟病的弃嫡立庶的皇位继承。这也成为《红楼梦》被禁的主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宁荣二府设定影射明清。最关键贾家最后无论宁荣二府都亡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这无疑令清朝执政者接受不了的。宁国府亡了就算了,荣国府也亡了怎么可以!

为何程高本砍掉了八十回后重新整理?皆因宁国府可以亡,荣国府不能亡。修改后的续书荣国府的贾政一脉基本没受任何波及,不但没有亡,荣国府还在。而按照曹雪芹原文原意。宁荣二府皆亡。贾兰再复兴,与宁荣二府完全没关系了。曹雪芹等于将清朝给写死了。不禁如何能行!

第二,“养小叔子”太刺耳

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两句很多人愿意找出来实际人物对证。其实完全没必要,就是焦大撒酒疯胡乱骂人而已。骂人话,怎么难听怎么解恨怎么来。哪有什么真假!他因为王熙凤吩咐贾蓉要将他远远的打发了,见王熙凤与贾宝玉经常来往宁国府,同出同入。所以恶意攻击王熙凤在养小叔子。实则就是醉汉逞一时之快胡乱骂人,并非确有其事。

但是“养小叔子”在清初却是一句心照不宣的骂人话。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顺治皇帝,自己做摄政王,又为皇父摄政王。更传说孝庄太后下嫁小叔子多尔衮。闹出了有名的清初三大谜案之一的“太后下嫁”。孝庄皇太后“养小叔子”的传说即便现在也常见影视剧,真相一直争论不休。而“养小叔子”这句话对清朝统治者来说,其刺耳程度无法接受。《红楼梦》被禁也有此原因。

第三,鸳鸯骂人太狠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屄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贾赦求鸳鸯做妾,鸳鸯拒不屈服。本就是气节的体现。吾宁死不可辱,鸳鸯体现了一种凛然大义,绝不为一点荣华富贵给人伏低做小。鸳鸯之骂,骂的太狠。看似骂嫂子,实则骂了天底下没有骨气的人。更是代表作者影射江南江北没有骨气的文人屈就异族的奴颜婢膝。

宋徽宗、赵孟頫,一个祖宗,一个子孙。都是宋朝宗师。可宋徽宗靖康之变后遭金人掳去,受尽侮辱苟延残喘。随他一起被掳的很多人,都甘为金人鹰犬,为后人不耻!赵孟頫(子昂)为宋朝嫡系宗室。宋为元朝所灭。赵孟頫却甘当元人犬马,更为后期不耻。宋徽宗和赵孟頫在文坛建树极高。可他们人品气节却是历史的污点。后人只要一提到没有气节的人,就会拉出来这一对祖宗子孙一顿骂。

鸳鸯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明确无误将失去气节甘为异族鹰犬走狗骂了个狗血淋头。将他们比作给人做小老婆的不要脸之人。这对清初竭力推行满汉融合的清政府当政者来说,也是接受不了的。

当然,《红楼梦》还有很多例子。很多红学家认为其影射“九龙夺嫡”,太子胤礽等等,这属于红学的范畴,咱们读书做评论只从原文找几条线索,涉及不到那么高深之处,就不再展开了。有此三条,也足以让《红楼梦》一经问世就被禁止。皆因曹雪芹讽刺清政府也太狠了一些,她不成为禁书,又能如何。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为什么《国榷》、《崇祯实录》、《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这四本书会被满清所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