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亿,五阿哥永琪唯一成年的儿子,嘉庆派他守陵,是不喜欢他吗
发布时间: 2023-07-06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同一天,嘉庆皇帝就将他五哥的儿子——绵亿,由贝勒,晋封为郡王,但可不是白封的。绵亿随即被派往清东陵,去守护陵寝。这一年,绵亿36(虚)岁。

绵亿,系五皇兄之长子,五皇兄原系亲王,薨逝后,皇考将绵亿递减二等,袭封贝勒,兹均著加恩晋封郡王,绵亿派往东陵,悉心办事。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三十七》

虽然守护陵寝,也是一项正经差事,但也不至于说,嘉庆是因为很喜欢绵亿,才派他去的,不然,怎么没见嘉庆派自己的同胞弟弟永璘去?

永琪一生,共有过6个儿子,但只有第5个儿子绵亿,活到了成年。

顺便插一句,永琪的第4子,与绵亿,是一对双胞胎,都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十五日,生母是永琪的妾室索绰罗氏(嘉庆五年被追封为侧福晋)。绵亿的这位同胞哥哥,没活下来,在同年的十月十一日,就夭折了。

据礼亲王昭梿,在《啸亭续录》中描述,绵亿与他的父亲永琪一样,人很聪慧,古今经史,倒背如流。但因为从小就没有父亲管着,绵亿“溺于声色”,加上体质本来就弱,到了中年,就经常生病,平时也懒得与人说话。

纯王早薨,王少失怙恃,溺于声色,身体孱弱,至中年无日不病,或对人终日不复接谈。

——《啸亭续录·卷二》

绵亿这样的身体素质,嘉庆还遣他去清东陵管理陵寝,是因为不喜欢他吗?

01

五阿哥永琪,与大阿哥永璜,都曾经被乾隆考虑,立为储君,但可惜,他俩都是不到30岁,就去世了。但对比大阿哥永璜儿子的待遇,绵亿可是差了一截。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绵亿18(虚)岁了,十月初五,乾隆封绵亿,为多罗贝勒。绵亿的父亲永琪,可是亲王,即便绵亿要降一等袭爵,也应该被封为郡王才对,可乾隆,却让绵亿降二等袭爵。

甲戌。阿哥原封荣亲王,其子绵亿,著封为多罗贝勒。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二》

而永璜的嫡长子绵德,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九月二十一日,则袭封为郡王。

谕曰,定安亲王永璜之子绵德,著袭封定郡王。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九百十七》

虽然有可能是因为,绵德是嫡子,而绵亿是庶出子,但绵亿,可是永琪唯一的子嗣。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十二日,乾隆皇帝给予永璜的2个儿子绵德、绵恩,一项特殊待遇,允许他们,与他们的皇叔一样,用金黄色的辔、马鞍。如果按照规定,作为皇孙辈的绵德、绵恩,是应该用紫色的辔、马鞍。

皇孙等,未经朕赏用金黄辔者,俱著一体用紫辔。皇曾孙、元孙等,亦著一体用紫色。其鞍座各按辔色。绵德、绵恩,俱系长孙,著加恩仍赏用金黄辔。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八百二十八》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初八,乾隆因为来年满80(虚)岁,就给子女、孙子们发红包。皇孙一辈中,只有大阿哥永璜次子绵恩(永璜长子绵德,在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已经去世),拿到了与他皇叔、皇姑们一样多的银子——5千两。而绵亿,只发到了2千两。

又谕,明岁系朕八旬万寿,皇子、公主等,各有所需之项,著施恩,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皇十七子、和敬公主、和孝公主、绵恩阿哥,各赏银五千两。绵亿阿哥、绵惠阿哥、绵懿阿哥,各赏银二千两。俱由宁寿宫支领。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

绵德因为与大臣私下往来,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初二,被革爵。庶出的绵恩,就成为定郡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乾隆皇帝以绵恩是皇孙中年龄最大的,且工作态度也不错,将他由郡王,晋封为亲王。绵亿呢,则还是郡王。

谕,定郡王绵恩,为皇长子永璜之子,皇长子为皇考长孙,绵恩于现在诸皇孙中,年又最长,自派管旗营诸务以来,谨慎妥协,甚为得力,著加恩晋封亲王。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三》

不过,乾隆对绵亿的婚事,还是很上心的。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二十日,16(虚)岁的绵亿成婚,娶的是章佳氏,她的祖父,就是乾隆朝的重臣——章佳·阿桂。

至十二月二十日,为皇孙绵亿成婚吉期,阿桂若能将合龙之事办竣,彼时能兼程到京固善,但所指系阿桂孙女,非必须阿桂一人专办,况现有伊子在京办理一切,阿桂即不能赶回,亦属无碍,转不必因此著急也。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九十五》

阿桂祖上,原本是隶属满洲正蓝旗,但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六月十六日,乾隆将阿桂一族,抬入上三旗的满洲正白旗。

又谕曰,阿桂在军营,殊为出力,且在伊犁办事,亦甚妥协,著加恩,将阿桂一族,由正蓝旗,抬入上三旗。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六百八十九》

阿桂对绵亿这个孙女婿,很是护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十三日,绵亿府中的一个太监,带羊进城,但是不肯按章纳税,还殴打书吏、将告示撕毁。阿桂便派人出面,私下将这件事给摆平了,且没有向乾隆奏报。

不过,这事,终是被人告到了乾隆那里。阿桂险些要被收回包括公爵、宝石顶、双眼花翎、四团龙褂、金黄带这些恩赏,但说到底,阿桂包庇的,也是他乾隆的孙子,所以,最后阿桂只被罚了10年的工资,并且不再担任总谙达。

甲辰。谕曰,诺穆亲奏,绵亿之太监,带领羊只进城,不肯纳税,反将书吏等殴打,撕破告示,阿桂差人说情,私行完结等语。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一百十一》

阿桂的孙女,并没有为绵亿生下儿子。绵亿的2个儿子,都是其妾室王佳氏所生。

02

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便升绵亿,为郡王。

虽然嘉庆有将绵亿派去清东陵,但过了2年多,即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二十七日,嘉庆就派老十四胤禵的孙子——固山贝子永硕,去清东陵替换绵亿。

因为在这一年的三月,嘉庆为乾隆服丧期满,正好要去裕陵行释服礼,所以,嘉庆便让绵亿,到时候跟随他一起,从清东陵回京。并且,嘉庆还封绵亿,为正蓝旗蒙古都统。

永硕,著派赴东陵守护,于朕三月启銮前一二日,前往更换绵亿。俟朕三月释服后,令绵亿随扈回京。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七十九》

以往并没有规定说,那些被派去看护陵寝的宗室,去满几年,就可以调回京。就好比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祁(序齿为皇23子),因为长寿(享年73虚岁),就当了41年的守陵大臣。而嘉庆将绵亿诏回的同时,就下旨,今后派去守护陵寝的宗室,会每三年更换一批。

嗣后守护陵寝之贝勒、贝子、公,著宗人府每届三年,具奏一次,呈递在京之贝勒、贝子、公等名签,候朕酌量更换。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七十九》

但绵亿还没回京,就在嘉庆六年(1801年)三月二十八日,被革去了正蓝旗蒙古都统、以及管围大臣的职务。

倒不是绵亿本人做了什么错事,而是被嘉庆贬去乾隆裕陵的福长安,说他有“腿疾”,请旨回京看病。可在嘉庆看来,福长安这是在清东陵待不住了,就故意找理由,想搬回京城。而没有驳斥福长安这种无理要求的绵亿等人,就受到了嘉庆的迁怒。

谕内阁,去岁福长安,仅生疮疖,即托故并未诣陵当差,今复敢以腿疾,呈请回京医治,实属胆大。上则皇考陵寝所在,下则伊父坟墓亦在左近,福长安若稍有天良,何忍轻离,竟欲回京耶?无君无父,殊为可恶。绵亿、弘谦、成林,并未斥驳,率行据呈具奏,亦属大谬。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八十一》

最终,福长安不但回不了京,还被发配去盛京,当披甲。他的儿子锡麟,也要跟着去。

而绵亿,不仅被撤了职,还要被罚俸禄,但好歹,嘉庆还是允许他照例上朝。

绵亿,著革去都统、及管围大臣,随同王公等照例上朝。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八十一》

但过了半年,即嘉庆六年(1801年)九月二十八日,绵亿又被授予正红旗蒙古都统。

嘉庆七年(1802年)二月十六日,嘉庆准许绵亿,在内廷行走,并让他管理上驷院事务。

可过了不到1年,绵亿又被罚了。

03

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初三,嘉庆让绵亿等人,承办孝淑皇后梓宫奉安昌陵地宫的事。但七月初十,嘉庆发现,相关事仪摺内,有写“掩闭石门,大葬礼成”一句。嘉庆就问了:如果葬完皇后,就把地宫的门给关了,那今后他这个皇帝,要葬到哪儿去?

乃本日办事王大臣具奏事仪摺内,有掩闭石门大葬礼成八字,殊属粗心疏忽,不经之极。试思石门岂可闭,既闭不能复开,此吉地乃皇考赐朕之地,非赐皇后之地,若关闭石门,欲朕另卜吉地乎?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

负责此事的绵亿等人,并没有发现并纠正这个错误。为此,同年的七月十三日,嘉庆批评绵亿,不但没能力,做事还没有担当,老是犯错被罚。这一次,嘉庆不但撤了绵亿的正红旗蒙古都统、以及管理上驷院事务、行围领纛(dào)大臣职务,还要扣他6年的工资。但为了不让绵亿经济上太过拮据,就采用分期扣罚的办法,即每年只扣一半工资,分12年扣完。而孝淑皇后奉安的事,也被转交给了弘昼的孙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