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五年级数学重难点归纳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五年级数学重难点归纳有哪些

五年级数学重难点归纳有: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 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学习难点和重点是什么

你好:
首先五年级要首先接触数的整除这个新知识点,必须完全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质数表,在分数基本性质里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会牵扯到这方面内容,第二单元很重要。
其次,第七单元是难点,学习时必须头脑清楚,思维有条理,注意:必须自学书上没有涉及到的(未知轻重找次品和找多件次品)知识,这个单元考100很难。
再说一下第六单元统计。做到有耐心、很细心,不怕麻烦求三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个单元只要认真就能学好,但很不容易。

五年级数学学习重难点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和知识重点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详见课本31页内容)
  数字与信息
  1、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