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后面的题目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后面的题目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小题1:C
小题2:(1)磨刀石     (2)完毕
小题3:(1)把它拿到火上烤。(2)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小题4:①刻字方便  ②不易变形 ③便于取用


小题1:
试题分析:本考4个虚词“具、奇、以、从”,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A中的“则第二板已 ”中“具”是准备的意思,“百废 兴” 中的“具”是全都的意思。B中“有 字素无备者”中“奇”为偏僻的意思,“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中的“奇”是余数,零头的意思。D中“其印为予群 所得”中的“从”是跟从的意思,“隶而 者”中的“从”是跟随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文中的“字平如 ”中的“砥”是磨刀石的意思,“用 再火令药熔”中的“讫”是完毕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持、为、贮”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把它拿到火上烤。(2)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小题4:
试题分析:从全文看,活版印刷用胶泥做字模的原因有:①刻字方便②不易变形③便于取用,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大致了解本文的意思之后,都可以归纳出活版印刷用胶泥做字模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问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


小题1:(1)用   (2)自己  (共2分)
小题2:(1)在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2)把它拿到火上烤。 (共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①活板的制作方法  ②用胶泥刻字的原因  ③每一字皆有数印  ④更互用之(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一词多义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此处注意“冒”“炀”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内容也可以用原文回答问题。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共9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


小题1:(1)用 (2)如果 (每空1分)
小题2:(字模) 像铜钱的边缘 一样 薄,每一 个字是一个 字模, 火烧   使它  变坚硬
(每个要点1分)
小题3:①活 ②排版   ③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④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 ;每一字皆有数印;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每空1分,第④空答出其中一点即得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虚词的用法多进行归类和总结,掌握重要虚词的一般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准确含义。特别掌握有关“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注意“坚”等关键词语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若要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成现代汉语的方式表述出来。


活板启东阅读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8.解释句中加粗部分。(2分)

(1)又为活板 ( )(2) 和纸灰之类冒之 ( )

(3) 持就火炀之( )(4)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句子: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