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昌有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村民,据说是罗马人的后裔,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在甘肃永昌县境内,有几个村子的人,外貌上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他们鼻子高挺,眼窝深陷,眼珠呈蓝色,头发呈黄色,这些特征都和周围汉人明显不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他们的身份产生疑问,有人经过考证后认为,这些具有白种人特征的村民正是古代罗马人的后裔。

罗马大家都知道,那是古代欧洲罗马人建立的大国,他占据了整个地中海,称霸整个欧洲大陆,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无前例的意义。

罗马距离中国有万里之遥,甘肃永昌又怎么会有罗马人的后裔呢?有人给出了下面的解释。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凯撒、庞贝和克拉苏正忙于争夺最高权力,为了建立军功,积累政治资本,克拉苏率领数万罗马大军远征安息帝国(今伊朗地区),不幸全军覆没,克拉苏也被杀身亡。只有一支约6000余人的队伍侥幸活了下来,逃往安息帝国以东方向,并从此消失在历史之中。

许多年后,公元前36年,汉朝大将陈汤率军讨伐郅支单于,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两军开始交战,当时陈汤就发现郅支单于的军队中有一只队伍非常奇特,在《汉书•陈汤传》中记载:

“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 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步兵一百来人,用木盾牌组成鱼鳞阵,土城外还有木头筑城,从木头城中射箭,杀伤很多外人。

郅支单于是匈奴人,匈奴人打仗惯用的方式是骑马冲锋射箭。用盾牌组成鱼鳞阵,还修重木城,从木城里射箭,这种作战方式和匈奴极为不同,反倒和罗马人十分相似。

据此,有些人认为这股部队正是十几年前克拉苏手下战败逃走的罗马人。

与此同时,在汉朝西域版图内,突然出现了一个地名,名字叫做骊靬,骊靬的位置正好就在今天甘肃永昌县境内。

在颜师古所注的《汉书·张骞传》中写道:

“靬,即大秦国也。张掖郡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

靬,就是大秦国。张掖郡骊靬县,就是用这个国家的名字命名的。

也就是说,骊靬就是大秦。而大秦正是我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如此一来,骊靬这个名字指的就是罗马。

根据以上这些证据,于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今天甘肃永昌境内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正是当年克拉苏手下罗马军团的后代。

当年罗马军团在和安息帝国的战争中失败后,一路向东逃走,投奔到了郅支单于麾下。在陈汤讨伐郅支的过程中,他们被俘虏,被安置到了今天甘肃永昌县境内,并按照当时对罗马的称呼,把这个地方命名为骊靬。今天的那些黄头发蓝眼睛人正是当年这些罗马人的后代。

由此,当地人是罗马人的后裔似乎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有一些外国人还曾到该地进行采访,当地也借着这个由头搞起了旅游,修起了罗马式建筑,村民穿起了罗马式服装,游客来了,纷纷站在一起合影。

意大利人也闻风而来,有一些村民接受采访说,见到意大利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内心却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有机会的话,自己也想去意大利认一下亲戚,就是路费太贵,去不起。

当地也抓住机会,大力开发旅游文化产业,2015年,永昌县还与意大利博拉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简直是一片大好。

然而当地人是罗马人的后代这一说法,毕竟是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所做的猜测,缺乏详细可靠的证据。

随后,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提出质疑,并用现实证据给这一说法狠狠地泼上了一盆冷水。

一、骊靬县设置时间问题

根据支持者的说法,陈汤在公元前36年讨伐郅支后,把俘虏的罗马人安置在这里,因此起名叫骊靬。

然而根据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以及九十年代出头的悬泉汉简所记载,早在神爵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年,骊靬作为地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时间点远远早于公元前36年,也早于克拉苏进攻安息时的公元前53年。所以说为安置罗马战俘而设置骊靬县是不对的。

二、陈汤讨伐郅支单于后战俘安置问题

支持者说,陈汤俘虏罗马人,并把他们安置在骊靬县。

但是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

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入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这里明确写到,俘虏都交给了其他参与讨伐的西域小国,对陈汤另外安置俘虏只字未提。所以说陈汤集中安置罗马人也不可信。

三、DNA测试

确认人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DNA测试,2007年,兰州大学遗传学实验室的周瑞霞博士分析了87份当地所谓罗马人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型,发现77%为东亚人单倍型。

2009年,兰州大学马国荣在谢小东博士指导下,发表的硕士论文《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也显示,当地村民的DNA和东亚人更为接近,而和欧洲人相去甚远。其中有若干基因和土耳其,伊朗,北高加索地区比较密切。

两次DNA测试的最后结果都认为,当地村民实际上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和古罗马人并没有什么联系。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说当地村民是古罗马后裔是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事实上,我国古代西域和中亚地区来往密切,有很多白色人种游牧民族都曾经在河西走廊一带活动,比如乌孙,大月氏等。所以这里留下一些带有白种人特征的的村民也不奇怪。

真相已经大白,他们和古罗马毫无关联,罗马后裔的说法不过是穿凿附会而已。不过,当地旅游经济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和这些相比,罗马人后裔是真是假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