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什么关系(为什么纳兰容若的词和仓央嘉措写的诗受到部分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为什么纳兰容若的词和仓央嘉措写的诗受到部分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正如题主所言,我也是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铁粉!生活在相近时期的两个人,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是身份显赫,却看淡权欲,执着情爱,可怜英年早逝,唯有诗词流传千古。

仓央嘉措,身为转世活佛,六世达拉喇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深爱着平凡的姑娘,成为世间最美的情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 纳兰容若,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爱新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之女,一品诰命夫人。出身显赫,才华横溢的纳兰容若,却淡泊名利,向往平凡,寄情诗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曾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

仓央嘉措的诗,纳兰容若的词,都是由心内流出,缘情而旖旎,感情真挚,惹得无数人感动与悲伤,欢喜与惆怅。由两首诗词,可见一斑。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哪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从中可见, 仓央嘉措、纳兰容若,都是如清莲一般的人,都是用情极深的人,他们用短暂的生命,将一段段往事,一重重悲愁,雕刻成词句诗行,成为时间永远磨洗不掉的悲伤情调。有时在想,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会是怎样?

如果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相见,他们是相爱还是相杀

谢谢邀请。

嘉措与容若的诗,对已经饱尝过爱情甜蜜或痛楚的人来说,或是释放幸福的乐章,或是缓解痛苦的良药,从他们的诗中总能找到读者的影子,表达出读者内心的感受,熨帖、慰藉到读者的心灵。

我想,如嘉措与纳兰相见,定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如嘉措与容若生在同一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无疑是开启了一场颂扬爱情的诗歌盛宴;对于生在那个时代、喜欢饮酒作诗又崇尚爱情至上的人来说,实是一大人生幸事!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嘉措,容若,因为优美的爱情诗篇,成就了自己世上众多女子梦中情人的地位!

至今,无人憾动!

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文学上的地位在同一个档次吗

个人觉得,我们现在高看了纳兰容若,低看了仓央嘉措。

纳兰容若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词人,感情细腻,真切,很得女孩子和文艺青年的心,可是实际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原因,在于经历太浅,题材不广,格局不大,词中的意味鸡汤而不深刻,读来软软很舒服。

有点类似于李商隐和李煜,但是,远无此二人深刻,深沉,阔大和浑然。更无此二人之家国情怀,历史视野。属于文艺青年的小调调,离文学上开宗立派,成为泰山北斗还差的远了。

而仓央嘉措,我们很多时候都将其诗作为爱情诗来读了,那样你搞错方向了,想简单了,他做活佛期间,西藏政治非常复杂,其个人命运也很坎坷。

作为一个有修行的高僧,他早已经不是那种痴情浪子了,诗中谈的都是修行,都是如来佛性,又或者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一种与如来自性对话的方式。

不学佛的人或许不懂,学佛的人就会发现他在用诗的语言在讲述一种修行的法门,包含一种甚深的智慧和禅机,他也在说于红尘,人世,命运,政治中自深的感悟。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翻译很不到位,失去了很多最为经典和内涵的东西,使我们难以体会到不可说不可说的东西。

所以,从文学史来说,撇开汉藏的差别,总得来说是仓央嘉措高的,他在藏文化中所享有的地位和盛誉,完全不是纳兰性德在汉文化里可以比拟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