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膜炎(得新冠后会终生免疫吗就跟得过流行性脑膜炎一样的终生免疫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得新冠后会终生免疫吗就跟得过流行性脑膜炎一样的终生免疫

目前的新冠病毒还没有可以终身免疫的药效,就算你身体有了抗体,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能够终身免疫的,前几天我还看了一个新闻说现在的疫苗都不可以做到打了之后就能一劳永逸。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怎么传播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1934年在日本发现其病原体,顾又名日本脑炎,其病毒具有较强的嗜神经性,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子传播,多见于7-9三个月内,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临床上发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往往留有后遗症。该病对于儿童伤害比较大,且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因此,要重视对乙脑疫苗的接种及夏天的防蚊。

如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哪些因素会引发乙脑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小儿暑温”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小儿暑温是感受暑温疫毒引起的时行疾病,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本病发 病突然,变化迅速,病程中可发生内闭外脱,呼吸不整的危象。重症患儿可留有严重的后 遗症。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南方发病较北方早。多发于10岁以下小儿。由于普遍进行 预防接种,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现代医学称之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蚊虫是主要 传播媒介。乙脑病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病变。本病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 伴头痛、呕吐、嗜睡,病后24小时出现昏迷或惊厥。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小儿暑温为感受暑温邪毒所致。小儿神气怯弱,气血未充,不耐暑热耗伤,阴液、阳 气易随汗泄,从而构成发病的基础。

二、病机

1. 基本病机 暑毒内袭。暑温疫毒侵袭人体,一般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

2. 常证病机

(1) 邪在卫气 暑温疫毒首袭卫表,卫气闭郁而见发热。由于邪热迅速由表入里,阳 明热炽,胃热亢盛,灼津耗阴,可见壮热、口渴、便秘之症; 又暑多夹湿,湿阻于中,气 机不畅,则见胸闷、腹胀、恶心、口渴而不欲饮等症。

(2) 邪入气营 病邪由气分传入营分,则营阴受损,心神被扰,故见神昏; 若热极化 火,引动肝风,则表现为惊厥。

(3) 邪陷营血 邪毒不解,内陷血分,阴伤血燥,动风动血,而致吐血、便血、衄 血。暑邪由营血入心,扰乱心神则见神昏躁扰; 热扰营血,引动肝风则反复惊厥。

(4) 内闭外脱 暑温疫毒炽盛,直陷厥阴,可致壮热、神昏、抽搐; 或邪入营血,伤 及少阴,心肾阳衰,可见面色灰白、大汗肢厥等内闭外脱之象。

暑温疫毒伤津耗气,病之后期,除见余热未清,津液不足之低热、烦躁、盗汗之症; 还易出现气血营阴亏损,心肝肾三脏阴精大伤而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或筋脉失养之神智 痴呆、肢体拘急、手足蠕动或瘛疭、肢体瘫痪之症。

【临床表现】

本病的病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初热期 (发病开始的3~4日) 起病急骤,可见发热、头痛、嗜睡、呕吐、精神 萎靡。极重型在发病1~2日就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极期的表现。

2.极期 高热、嗜睡或昏迷、惊厥,深、浅反射消失,肌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 性,肢体痉挛,锥体束征阳性,不自主运动,不对称肢体瘫痪。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 衰竭,极重型患者可死于极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7~10日,体温开始下降,病情逐渐改 善,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大多数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消失而痊愈。严重病例恢复较慢,需1~3个 月以上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少数患者在发病半年以后仍留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 症。如坚持锻炼和治疗,部分患者仍能恢复。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集中于7、8、9三个月份。

2. 起病急骤,临床可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甚则抽搐、昏迷。

3.查体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肢体痉挛、不自主运动、不对称肢体 瘫痪等。

4. 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病初多在 (10~20)×109,中性粒细胞增高 至80%以上。②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多在 (50~ 500) ×106/L,少数可达1000×106以上,白细胞分类约在5日内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 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正常或略高,氯化物正常。③免疫血清学检查: 可测定 患者双份血清中的特异抗体,恢复期的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才能确定诊断。应 慎做腰椎穿刺,必要时先用脱水剂。

二、鉴别诊断

1.疫毒痢 亦多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发病迅猛,在发病1 ~2日内未出现下痢脓血 以前,可见高热、抽搐、昏迷。可以肛拭子取便送镜检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而进行确诊。

2.小儿麻痹证 本病初期症状轻,并有反复发热、肢体疼痛、拒绝抚抱,继而肢体 萎软、瘫痪。小儿暑温起病急,初期即见高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恢复期见肢体 瘫痪、不自主运动等。

【辨证治疗】

一、辨证要点

1. 辨轻重 发热不重,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抽搐发作次数不多,时间 短暂者为轻证; 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昏迷,频繁抽搐者为重证。

2.辨外风、内风与虚风 在发病初期,因热盛动风而惊厥,一经热退,神清惊止者 为外风; 进入极盛期的抽搐多反复发作,不易缓解,并伴高热不退、昏迷,一般为邪窜心 肝所致的内风; 恢复期的抽搐表现为抖动,或不自主动作,伴低热、口干等阴虚血燥症 状,多为虚风。

3.辨发热 应分清表热、里热、实热、虚热,或表里同病。小儿暑温起病急骤,卫 分证极短暂,或起病即见气分证候,或卫气同病,或气营两燔。若起病早,身热,微恶风 寒,少汗者为病在卫分的表热证; 若壮热不退,口渴引饮,烦躁不安,甚则四肢抽搐,为 表邪入里属里实热证; 在疾病恢复期所见的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等症,则归属于阴血不 足的虚热。

二、治疗原则

1. 基本治则 清暑开窍。

2.具体治法 急性期以清暑透表为先,佐以芳香化湿,使邪从外泄; 暑邪入里,宜 苦寒清热,佐以通腑泄热; 邪郁化火,入营入血,则宜苦寒合咸寒清营泻火。结合痰证、 风证,施以豁痰开窍、镇惊息风等法。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以扶正祛邪。余邪未尽,虚热 不退,治以养阴清热或调和营卫; 痰蒙清窍,神识不明,治以豁痰开窍或泄浊醒神; 内风 扰动,肢体失用,治以益气活血祛风或搜风通络舒筋。

三、分证论治

(一) 急性期

1. 邪犯卫气

证候表现: 突然起病,发热,微恶风寒,或但热不寒,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 或嗜睡,或高热时出现惊厥。偏热者,见壮热口渴,便秘溲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洪 数; 偏湿者,兼胸闷,脘痞,便溏,神倦,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暑温疫毒初入卫气,正邪交争,则高热持续; 邪热上扰清阳,气血逆乱而 致头痛; 暑邪犯胃,胃热壅盛,气机升降失司,则见恶心呕吐; 邪热上扰心神,则烦躁不 安; 邪热引动肝风,故而惊厥; 热邪偏盛,阳明炽热,伤及津液,则见壮热口渴,便秘溲 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洪数; 湿邪偏盛,闭阻脾阳,而见胸闷,脘痞,便溏; 秽浊蒙 蔽清阳,而致神倦嗜睡;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为湿重之象。

治法: 疏卫清气,消暑开窍。

方剂: 偏卫分证用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 加减。偏气分证用苍术白虎汤 (《医方 简义》) 加减。

方解: 新加香薷饮方中以辛温芳香之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