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中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请问死亡究竟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上班中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

我大学同学,接待客户时,私自把日本客户带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之前,辞职信都打好了,回来后,被领导痛骂一顿,却扛下了所有。

同学在日本读的研究生,“京”字头的名校,回国后,在南京工作。他们单位属于日企的外包公司,业务上往来密切。

以前读书时,同学就因为南京大屠杀灾难,跟日本同学发生过争执。因为在日本的教学体系中,这件事是一笔带过的,特别是遇难人数方面,争议很大。不少日本人认为,战争就会死人,见怪不怪。甚至有的部门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就是:杀确实是杀了的,但不是有组织的,是混乱中的个别行为,不要小题大做;强*奸也确实进行过,但其他国家的士兵也干了,为什么揪着日本不放?

我同学是福建人,个子不高,性格温和,公认的老好人。但因为这件事,跟日本同学闹过几次不愉快,这也是他为什么毕业后毅然回国的原因。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学日语说得很好,有客户来时,业务副总喜欢叫上他,翻译都不用带,有时还让他牵头接待。

前年,同学作为接待团的负责人,对接完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恰逢周末。客户周一返程,因为同吃同住了一周多,比较熟了,同学就自荐当导游,趁周末带客户游玩一下。客户们礼貌而兴奋地接受了。

回家制定行程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停在他脑子中蹿来蹿去,那是读书时的一个梦想,工作后因为生计问题,瞻前顾后一直未能实现。他把想法跟媳妇儿说了,媳妇儿让他自己考虑好,顾全后果就行。

什么想法呢?就是带日本客户去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他十多年一直在做的——有日本同学到中国来旅游,他一定会带去这个地方,以微薄之力,雪争论之耻,让人铭记真实的历史。

几乎所有同学参观过后,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都会有所改变。但是,公司来往的日本客户,他却从未这样做过,原因也很简单,害怕丢了工作,没能力养房养孩子。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就不再有那么多顾虑了,大不了换工作。

说干就干,周六一大早,他先带客户们参观了有名的夫子庙和南京博物馆。午餐时征求了客户的意见,下午会去一个比较沉重的纪念馆,是关于中日战争的,问客户们有没有不适的想法。

客户都爽快地说没问题,还感谢同学安排得很好。

一到地方,客户们还像之前参观其他景点那样,兴奋地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结果一走近大门,看清楚那几个带着底座的雕塑,以及上面的文字时,都面面相觑,有些傻眼了。质疑、不可思议充满眼底,甚至低声讨论了起来。

一路走过去,刚进门的低声讨论,全被吸气声所替代。一路沉默,看着雕像和照片墙上的人,那充满惊慌绝望的眼神,感觉到他们嘶吼声音里的无力,有客户甚至红了眼睛。

场馆里面,所有的说明和指示牌,都有三种语言标识:中、英、日,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看不懂文字的内容。

在日本,争议最大的就是遇难者人数,各种说法不一,民众被洗脑的不少,很多人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战争死亡人数。所以当客户们,走过那些刻满名字的碑墙时,眼神和表情都沉痛了很多。

在他们接受的教育里,被一笔带过的历史,却被满眼满墙的、一字一坑地展示在眼前,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普通百姓的生命和家庭,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眼前走马闪过的,皆是1937年的人间地狱序幕。

周六的晚上,副总就收到了同学的辞职邮件,打来电话询问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夜把同学叫到公司,痛骂了一顿,还跟市场和宣传部门商讨,如何安抚客户们,补救这次的订单;最后跟老板汇报时,却避重就轻地说是自己安排的一日游,带客户去纪念馆,也是自己的意思,有任何后果,他会承担。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副总带着同学去酒店时,一直有些高傲的日本客户们,反倒一改常态,不停地道歉,为自己以前的无知、也为被一笔带过的历史、更为整整30W活生生的遇难同胞。

从酒店出来,同学长吁一口气,看来工作暂时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老板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送走客户后,老板找同学谈了一次,肯定了他的爱国情怀,对于以后还能不能这么做,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决,只说那是他的个人事情,不要影响工作即可。看来每个中国人心中,南京大屠杀,都是一笔抹不过去的仗,即使冒着丢工作、丢订单的风险,也要争一个“正视”。

所以,同学决定,下一次还这么干,只要是日本的客户和朋友,就继续带他们去看一看这座纪念馆,直面真实的历史,记住战争的残酷,远离战争,热爱和平,保卫和平。

我是帅哥麻麻,坐标湖北武汉,我想抱抱,1937年的南京!

请问死亡究竟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情

我是个法医,就是勘验非正常死亡现场以及检验尸体的法医,在工作中遇到的非正常死亡案件很多,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吧。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这主要取决于死者如何死亡的,死亡方式从法医角度来讲,分为非暴力死还有暴力死。

非暴力死也叫做正常死亡,包括衰老死亡和病死。衰老死亡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衰竭导致的死亡,但是这样的死亡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多或少都会有疾病发生,如果患有可以导致机能慢慢衰竭的疾病,比如癌症,从发病到死亡要经过一段时间,当然如果有些人重要脏器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时候也是瞬间的,比如脑干出血、心脏停博,人可能瞬间失去意识,死亡应该是瞬间的。

暴力死包括三个方面:自杀、他杀、意外。

自杀死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常见的烧炭、跳河、自缢等,从人实施到真正死亡都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欧美国家有人用枪支对着脑袋自杀,那么死亡是瞬间的。

他杀也包括很多方式,总结来说无非就是暴力工具打击、机械性窒息、投毒、高低温等等,这个也要根据伤情程度不同,造成身体脏器损伤部位不同,造成死亡的时间不同,比如伤到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死亡可以是瞬间的,比如伤到其他脏器,可能经过慢慢流血直到失血性休克死亡。

意外情况也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

所以,死亡到底经历一段时间还是一瞬间,主要还是取决疾病或者损伤累及的脏器是否是可以导致人瞬间死亡的器官,比如心脏、大脑等,这就是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答疑释惑。如果对法医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头条号,谢谢!

为什么见到讨厌的人心情会瞬间变差

喜欢的人愉悦身心,在一起,如三月春风般轻柔拂过,如午后一杯清茶般恬淡,让你舒服,惬意。

讨厌的人如梗在喉,就像干净的鞋子踩了狗屎,让你沮丧,愤怒。

人与人相处,讲究个心情。

1,讨厌一个人源于内心,会产生连带反应。

讨厌一个人肯定有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最初,你讨厌他是因为某件事,后来你看他的言谈、举止等等都不顺眼,是心里直觉暗示你,抗拒他,所以会产生全身心的抗拒,既影响心情,又影响食欲。

2,爱之深,恨之切,相爱相杀。

最初有过交集,是特别好的朋友,因为某件事背叛了你,于是所有的喜欢全变成了讨厌,所有的美好全成了丑陋。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她最好的朋友和她老公搞到了一起,因此她得了严重的心里疾病,看到丈夫和那个女人就会吐,然后拼命洗手,这个已经不是讨厌那么简单,是深深的恨。

3,三观不合,不相为谋。

比如一个人两面派,见人说人话,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