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地图(四川绵阳属于哪个方向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四川绵阳属于哪个方向

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绵阳市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东西宽约144公里,南北长约296公里

成都至拉萨铁路为什么不在绵阳设站

成都到拉萨的铁路也就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川藏铁路,这条铁路是从成都出发,经雅安、康定、林芝等地到拉萨,成都到雅安段已经建成通车,拉萨到林芝段也快通车了,最艰难的一段是雅安到林芝这段,前不久已经举行了开工仪式。川藏铁路从成都出发是向西南方向走一段到雅安再往西走,绵阳是在成都的北边偏东的位置,川藏铁路怎么可能在绵阳设站呢,方向都不一样。也许你问的可能是指的成都到拉萨那趟普速客车,也就是Z322/3次列车,这趟车中途停站确实很少,成都出发就停广元、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那曲,最后到达拉萨,至于为什么不停绵阳,用现在一种说法是地方上是否充值,跟铁路局沟通了可能人家才愿意这趟车停靠办客,当然那里有没有那么多客流进藏也是一大因素,毕竟Z字头的客车中途停站比较少,要尽可能节约全程的运行时间。

四川省广元市到绵阳市的国道怎么走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177.4公里

起点:广元市

1.广元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兰渝线行驶200米,左转进入电子路

2) 沿电子路行驶480米,过右侧的苴国广场,右前方转弯进入南环路

3) 沿南环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海口路

4) 沿海口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滨江路

5) 沿滨江路行驶5.0公里,朝绵广高速方向,直行进入京昆线

6) 沿京昆线行驶530米,稍向右转

2.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3.沿京昆高速行驶139.5公里,朝遂宁/重庆/绵阳/游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绵遂互通立交

4.沿绵遂互通立交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成渝环线高速

5.绵阳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7.9公里,在绵阳/梓潼/G108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

3) 行驶540米,左转进入绵梓公路

4) 沿绵梓公路行驶15.0公里,调头进入绵梓公路

5) 沿绵梓公路行驶240米,到达终点

终点:108国道

四川省绵阳市到重庆江津双福农贸城高速多少公里路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314.1公里

起点:绵阳市

1.绵阳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30米,左转

2) 行驶70米,右转进入绵兴东路

3) 沿绵兴东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绵兴路东段

4) 沿绵兴路东段行驶110米,朝永兴方向,稍向左转进入绵兴中路

5) 沿绵兴中路行驶840米,过普明立交,朝三台/盐亭/二环路西段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普明立交

6) 沿普明立交行驶270米,过普明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二环路西段

7) 沿二环路西段行驶8.9公里,朝盐亭/三台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二环路南段

8) 沿二环路南段行驶12.6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绵盐路

9) 沿绵盐路行驶4.0公里,直行进入绵盐路

2.沿绵盐路行驶840米,直行进入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3.沿成渝环线高速公路行驶145.4公里,朝铜梁/重庆/遂宁南/成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4.沿成渝环线高速公路行驶620米,过复兴互通约700米后,直行进入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5.沿成渝环线高速公路行驶108.4公里,朝江津/G5001/G75/G6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300米,过绕城渝遂互通约200米后,直行进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

7.沿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3.4公里,朝内江/重庆城区/九龙坡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绕城成渝互通

8.沿绕城成渝互通行驶550米,过绕城成渝互通约510米后,直行进入渝昆高速公路

9.重庆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渝昆高速公路行驶860米,在走马/双福新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走马互通

2) 沿走马互通行驶210米,过走马互通约320米后,直行进入S107

3) 沿S107行驶210米,直行进入津马大道

4) 沿津马大道行驶2.7公里,左转

5) 行驶360米,到达终点

终点: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

四川省的四川又从何而来四川现在只有三川,为何还叫四川省

不知你所说的三川是哪三样东西。

而且,四川省称呼的来源,是北宋初期四个 行政监察区“路”的合称,与什么三川扯不上。

我们来看看“四川”这个地名称呼的由来和演化过程。

四川之地,起初称为蜀地。

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沿岷江而下,迁徙至成都平原,到商周时期建立了蜀国。从而有了古称“蜀”。

后来,在今四川之地有蜀国、巴国等小国家。

战国时期,秦国兼并蜀国、巴国,推行郡县制,在今川西设立蜀郡(治所在成都)、川东设立巴郡(治所在江州,即今重庆)。

西汉时,在今四川之地增设了广汉郡。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立了13个刺史部,今四川地区属于益州刺史部。

三国时期,刘备建国“汉”,史称蜀汉。

三国末年,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增设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就一直沿用梁州、益州的建制。

在这期间,今四川之地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是“蜀”或“巴蜀”的称呼一直存在。

唐朝建立后,废除州、郡制,将全国分为十道,每道各辖若干州。

在隋唐时期,“道”属于监察区名称,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在此期间,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因为此地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剑南道。

而且,今四川之地的一部分例如剑阁以东地区,属于山南东道、山南西道管辖。

宋朝建立后,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的二级制。同时,设置直辖于中央的监察区“路”,地位高于州(府/军/监)。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将天下分为15 “路”。后来增加到18路、23路。

起初,今四川之地主要分属西川路和峡西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把西川路拆分为益州路、梓州路,把峡西路拆分为利州路、夔州路。

于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这四个 “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在此期间,这里还设置了四川制置使的机构官职。

因而,就有了简称“四川”之说。

例如南宋邓深《柔远楼》诗中有:“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送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