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这么久,有出对,邀接对有出上联,邀接下联请问对子与对联有差别吗?对对子有什么讲究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玩了这么久,有出对,邀接对有出上联,邀接下联请问对子与对联有差别吗

谢邀:对子与对联有区别。

对子是,一对儿子,要不就是一对女子。这是对子。

对联(恋)是,儿子媳妇,姑娘女婿,才叫对恋(联)。哈哈哈哈!其他的我就不懂了。

对对子有什么讲究吗

题主图示问题有三,成语入联字、词有歧义、粘贴有误、横批冲突。

对子就是对联,对对子就是对对联。对对联有下面各种讲究。

遵守平仄格律

对联成熟于格律诗对仗。对仗的基本规则要求归纳出来只有四个字:替、对、律、同。

: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例如:

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非韵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句)。

各句中的第二、四、六、八字平仄必须如下述:

平仄平仄(横向双数位置)

仄平仄平(横向双数位置)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

平仄平仄(纵向双数位置)

仄平仄平(纵向双数位置)

:句中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不能出现孤平、非律调(三字脚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例如: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非韵句),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句)。

“中”字所在位置(即第一、三、五字)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即第七字和双数位置)平仄忌变。否则容易出现三仄尾和三平尾,都属于非律调!

:上下句对应位置词性与语法结构相同。

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上联),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下联)。

主谓式并列词组名词动词名词(上联),

主谓式并列词组名词动词名词(下联)。

上述简称为对仗“四字诀”,缺一不可,是鉴别对仗与对偶的宽格量化标准。因此,平仄失替、失对、出律,只是词性与语法结构相同,是对偶修辞手法,不是对仗,也不是真正的对联!例如: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平平(上句),

平平仄仄(下句)。

上句第二、四字双数位置平仄失替

上句第一、二字平变仄出律

上下句第二字双数位置同仄失对

名词副词动词名词(上句),

名词副词动词名词(下句)。

词性与语法结构相同,但平仄失替、失对、出律,不是对联,而是对偶修辞手法的名言警句或标语口号!

一些成语入联,歧义字、词容易失对

有些成语入联,字、词容易产生歧义,词性也就不同,很难形成词性工对。例如:

“团”、“簇”,量词,如:一团、一簇。

“团”、“簇”,名词,如:团队、蚕山(古地名)。

“团”、“簇”,动词,如:团聚、堆簇。

粘贴有正误

“仄起平收”的对联,非韵句粘贴在门右,韵句粘贴在门左,人在门外面向房门为准。例如:

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非韵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句)。

末字仄声属于非韵句,作上联,粘贴在门前右侧。

末字平声的一联属于韵句,作下联,粘贴在门前左侧。

竖行对联,是从右往左,自上而下书写的,因此阅读和粘贴也是从左到右的哦!例如:

人和政善千家福,

民富国强四海春。

“福”在古韵表和相应方言中属于入声字为仄(近似于普通话第三、四声),作为上联,粘贴在右。

横批是否统领对联内容且书写粘贴得当

“出入平安”不能概括联句含义,且与“国泰民安”意思重复累赘,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作为横批,书写和粘贴都不妥当!横批的阅读与书写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粘贴应在房门上方正中间位置

“花团锦簇”,成语,花堆在一起,锦绣簇拥在一起,形容鲜艳多彩,团结一致的美丽景象。

“虎啸龙吟”,成语,虎啸龙也鸣,形容事物相互感应,和谐友好,人或国家有钱有势,富足强大的景象。

成语“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幸福,没能囊括富足强大之意!因此不能统领上下联意。这说明照搬一些成语作横批,不一定能统领上下联句意思。不才斗胆修改横批,抛砖引玉:

美丽富强

花红柳绿江山添异彩,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展望民富国强,美丽富饶的前景,实现美丽富强中国梦

到底什么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这是一个令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我在这里借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爱无能!

爱无能本来是用来指青年男女不会谈恋爱,不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同时另一方也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一表达方式,从而造成误会或不能正常恋爱的行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一种天然的行为,可是今天我们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爱,行使这种爱的权利。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这要从我们的教育开始,我们所有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太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希望学生表现好一些,学习成绩好一些,指望学生给自己脸上增光。

总之,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别人的期望中,生活在成人的眼睛里,生活在与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中。为此孩子的教育就开始疯狂了,家长为教育问题而焦虑了。

这样就造成孩子、家长、老师的压力山大。压力大就会有过激的行为。家长开始拔苗助长,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爱应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嘴上说我为了孩子好,更是为了他明天好。可是今天如何爱都没有做到!

爱的最好方式是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可是我们不管孩子的需求,我们只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优秀。在这种比较中,我们的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扭曲,每个同龄的孩子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亲之爱变成了相互伤害。这种伤害不是我们不爱孩子而是太爱了!但是爱的方式不对,无法让对方接受。

父母要么严厉管教孩子,要么溺爱孩子,不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双眼晴盯着孩子,规定孩子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要么包办孩子的一切,甚至替孩子相亲!这样,我们就放心了,我们焦着的心就放下了,错!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低能儿,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过度保护是我们爱孩子的姿势!

这样长大的孩子能有责任心,能够独当一面吗,能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