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家底别来深圳读书”,家长晒出开学缴费单,吐槽太贵反被
发布时间: 2023-07-11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仅能够改变命运,还可以创造财富,所以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是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内卷”的加剧,培养学生的成本在不断提升,还没等学生挣钱就已经搭进去很多,家长期待的回本之路也越来越漫长。

这种重金培养的情况在一线大城市更加明显,眼瞅着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学生在为作业发愁,而家长却也有自己的愁事,那就是学费问题,一名深圳的家长就晒出了学校的缴费单子,顺便吐槽一下收费标准太高,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开学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神兽”终于要回笼了,上学后省心不少,忧的是又要交各种费用。

义务阶段的学生还好一些,基本上没什么太多的学费,但是高中或者是选择上私立的学生,家长就要一个头两个大了,一线城市的教育成本更大,学费相对来说也更高。

深圳一名初中生的家长就晒出了新学期缴费单,上面赫然写着是初一的收费标准,一次性要缴纳25800元,其中包括学费16600元,一日三餐共6200元,住宿费是3000元。

展开全文

家长看后不禁感叹现在这学都要上不起了,在深圳培养一个孩子真是太费钱了,没点家底的可别来深圳上学。不过家长的诉苦却并未博得网友同情,反而吐槽的声音更多。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是一所双语学校,这种收费标准都已经算是很正常的了,在私立学校里面也是比较亲民的价格了,如果上不起就别去私立学校,上了就得承受,毕竟学校是自己选的。

还有的网友说家长既然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费用贵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没什么可抱怨的,想要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多花些钱没必要心疼。

不过也有网友说深圳的公立学校费用低,但确实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或许家长选择私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能让孩子没学可上吧!

在笔者看来,虽说教育成本上升是社会共识,但是私立确实要比公立贵很多,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也要多方面考察,一旦选定了就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让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学生。

重金培养本没错,但家长更应懂得量力而行,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现在学生的培养成本可以说是成倍增长,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只能咬着牙挺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学生安排很多辅导班,学校也选择最好的。

看上去是在对学生重金培养,想要用钱给孩子砸出一条好出路,但实际上反倒因此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还给学生增添了很多负担。

人分三六九等是社会现实,家长追求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也是对的,但是也要学会认清现实,懂得量力而行,不管是学校的选择还是各种生活开始都要符合现实情况,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准备,而不是硬要融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在笔者看来,相比较拼尽全力去挣钱,一味地想着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里,倒不如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至于差距完全可以用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来弥补,毕竟学生的成长不只靠学校,家长也要参与进来。

教育内卷不断加剧,家长感到焦虑也很正常,但依然要摆正心态

不管是教育成本的增加,还是各种课外班传递出来的教育内卷趋势,都会让家长感到焦虑,总是在被这种情绪推着前进,只想着如何能够比别人快一步,但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

笔者觉得家长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不能被迷了心智,依然要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尤其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结合现实情况去做衡量,这样才能选择最适合学生的道路,也不至于让自己过得太辛苦。

当然在“内卷”的潮流中,学生和家长也难独善其身,但是在选择课外班和学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量,千万不要硬挺着,更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将心思归于现实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笔者寄语】深圳的教育资源丰富,而学校也有很多种,家长选择要量力而行,不要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还是要遵循学生的想法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有能力的自然是选择更好的,但普通家庭还是要现实一些,在能力范围内追求好的教育资源,欠缺的地方就要靠家长的教导来弥补。

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位家长的吐槽?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