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的基本内容(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内容是什么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 卫生部
  【颁布日期】 19881215
  【实施日期】 19881215
  【章名】 全文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
业道德素质,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制定医
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
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
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第三条 医德规范如下: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
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
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
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技术水平。
  第四条 为使本规范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进行医德教育,加
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
  第五条 各医疗单位都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
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第六条 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
期坚持不懈。要实行医院新成员的上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经上岗
前培训不得上岗。
  第七条 各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
准及考核办法,定期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考核档案。
  第八条 医德考核与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
和上级考核。特别要注重社会评价,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接
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九条 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
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第十条 实行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医德高尚的个人,应
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认真遵守医德规范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
违反医德规范,经教育不改者,应分别情况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院、诊所的医务人员,包括
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也要参照本规范的精神
执行。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各医疗单位可遵照本规
范精神和要求,制定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及具体办法。
  第十三条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医师的医德是什么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

扩展资料

医德规范如下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疾病。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德

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内容

一,医德基本原则:是人道主义。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1)它是医德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2)它是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3)它是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三、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是医德关系中处理好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个医院,要形成优良的医风、院风,就必须用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依靠各方面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有机统一地、有节奏地、有成效地进行。医院只有以高尚的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医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医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1、含义: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的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达到的医德境界。
医德修养的目的:是使医务人员逐渐达到较高的医德境界。
2、意义
医德修养与医德教育、医德评价相辅相成,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和实现人格提升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单位良好医德医风和医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医德修养的内容
以医德原则、规范、范畴等提出的要求为主要内容。
(三)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根本途径和方法:坚持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进行修养。
2、具体途径或方法:坚持自觉地学习医德理论知识;有的放矢;持之以恒;追求慎独等。

医德医风的基本内容

牢固树立生命第一,患者至上的人道精神。要坚守职业理想,恪守职业准则。以关爱之心,维护伤病员合法权益。要维护职业尊严,坚持廉洁行医,自觉做到公平公正使用医疗资源,绝不谋求任何不当利益。

永远秉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要努力追赶前沿,勇攀医学高峰,创造属于中国的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要不断钻研医术,提高专业技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敬业精业的好形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要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医疗扶贫等爱心行动。要勇于负责,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执行艰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

扩展资料:

医德医风的警示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存在多面性的特点:

1、受利益驱动,医德出现失衡

2、价值背向,导致医德失去规范

3、效益碰撞导致医德失调

医德医风具体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第三条:医德规范,共有7项: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