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政权腐朽的根源是什么?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洪秀全政权腐朽的根源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年洪仁玕在南京城内得到洪秀全信任,成为干王。

然而,这个干王却几乎同太平天国其他高层不走动,也没有私交。

后来洪仁玕坦率的对欧洲传教士说,太平天国其他高层几乎都是没有文化,没有远见的粗鲁之辈,和他们没法交流。

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

我们分析一下,当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将领中,压根没有什么像样的人。

洪秀全自己是个落地秀才,大家有兴趣去读读他的诗,不但文笔粗俗,行文也不通顺,还不如普通的打油诗。

而洪秀全对于太平天国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其实是以先知、上帝之子身份出现的,传播他所理解的肤浅基督教。

再说通俗点,洪秀全就是靠装神弄鬼服众的。

其余的高层,几乎都是客家人,其中包括实际领袖杨秀清在内很多不识字,之前甚至大部分人没有离开过紫荆山。

普通太平军官兵,仅仅是因为他们加入拜上帝教以后,遭到清政府以聚众谋反为名的围剿,才被迫起义。

当年谋反是诛九族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横竖是死还不如起义拼一拼。

另外一些人,则多是野心家,试图利用起义的那一套,所谓江山轮流做。当年满清也是这样推翻明朝政府的。

今天很多人说太明天国是农民起义。诚然,参加的太平军多是农民,但太平天国基本是进行一种类似于苏联革命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战斗。

他们占领的是一个个城市,对于农村毫不关注,只要能够收到粮草、税收,抓到兵员即可。

一直放弃农村工作的军队、政府,能成为是农民革命吗?

他们的根本宗旨,其实就是改朝换代,以实现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然,就洪秀全自己还有宗教狂,自我洗脑的意思。但下面人并没有这么傻,真正信仰拜上帝教那一套的人不多。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在当时的情势下,如果您是杨秀清,你也很可能不得不去惹洪秀全。

尴尬的杨秀清

定都天京之初,杨秀清每天都去天王府议事,大家有事商量着来,基本上还算和谐。

可是,很快,杨秀清就发现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了。

当时,太平天国处理事务的流程是:韦昌辉、石达开先处理,处理意见给杨秀清,杨秀清再审一次,上奏天王,天王签字盖章。

这个流程中,杨秀清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军师”。

如果他的意见洪秀全言听计从,那杨秀清就是“吴用”;如果洪秀全不听他的,那杨秀清就成“无用”了。

杨秀清不甘心做“吴用”,更想做“无用”,他当然要“惹一惹”洪秀全了!

“一惹洪秀全”,分界

1853年,12月24日,杨秀清进行了一次不亚于政变的“天父下凡”。

这次天父下凡的精神如下:

1、天王宫的宫女,有做的不对的,你洪天王大人大量,该饶恕就饶恕了,实在饶恕不了的,交给杨秀清兄弟处理!

2、杨秀清是我派来辅佐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和杨秀清商量着来,不可自专!

3、杨秀清是“圣神风”、“劝慰师”。

4、把我今天的讲话精神传达全体军民!

这次下凡,事实上剥夺了洪秀全在军事、政治事务上的拍板权。

洪秀全不但在政治事务上要和杨秀清商量着来,就连自家女官这种家事都不能自主!

商量着来?你洪天王毕竟是领导,最后还不是你拍板?

杨秀清有办法。

他把要处决的人,奏请天王,让天王批复。

然后,“天父下凡”。

凡是天王说该杀的,“天父”就说不该杀,凡事天王说可以赦免的,“天父”就说该杀!

如此几次,洪秀全每次参与政事,都是对自己权威的一次削弱。

得,不参合了,此后,洪秀全不再参与政事。

至此,洪秀全、杨秀清完成了一次分工:洪秀全回去做自己的宗教领袖,杨秀清以军师之任打理一切世俗事务。

这个格局,倒也符合拜上帝教中所说的:主与军师的分工。

所以,1854年上半年,日子稍微消停了一会。洪、杨在新平衡下相安无事。

“二惹洪秀全”:越界。

可是,在一个政教合一的组织中,宗教和世俗事务想互不干扰是不可能的。

杨秀清越来越认识到:奇葩的教义,将制约太平天国的发展。

比如:男女分营。

拜上帝教的相关规定,在当年转战时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太平军的战斗力。

可是,太平天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子民,所有的居民都男女分居,夫妻不得团聚,简直就是胡闹嘛!

这样,谁还敢做你太平天国的子民?

又比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初,在广西时,儒家思想影响相对较小,对民间影响较大的是各种迷信。

巧了,拜上帝会也是迷信,大家都是迷信,相互理解,很容易就融合到一起了。

可是,太平天国已经活动到三江两湖地区,北伐军甚至活动到了中原、河北。

这些地方,儒家正统观念极深,与拜上帝教格格不入。

大家怎么可能接受你这种异端邪说?

因此,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开始越界,干预宗教事务。

他先是借天父之口,基本废除了男女分居的奇葩制度。

随后,又以“千古英雄除不得,流传全仗简书中”的诗文,开始推崇传统文化。

这,就触及了洪秀全的底线!

洪秀全是个宗教领袖,宗教事务都被你干了,洪天王还领袖个啥?

“三惹洪秀全”:逼宫。

事情到了这步,洪、杨都认识到,大家已不可能共存了。

韦昌辉在1855年时,已经提出要除掉杨秀清。

当时,洪秀全拒绝了。

因为:洪、杨都容不下对方,但也都知道,过早内讧伤筋动骨,需要保持克制,尽量用温和手段解决问题。

杨秀清率先提出了“温和”的解决方案。

跟1853年12月的那次下凡一样,杨秀清再次以“天父下凡”,来了一次软政变。

这次下凡的意思很简单。

你洪天王辛苦了,不应该只是万岁,加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万岁,做万万岁。

杨秀清就吃点亏吧,只加一千岁,做万岁吧。

这是一次“软政变”。

不管你拜上帝教怎么说的,在中国人眼里,万岁,就是天子!

杨秀清的这次下凡,就是将洪、杨的君臣关系,改为类似于太上皇、皇帝之间的关系。

都到了这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韦昌辉们接到了密杀令,血雨腥风的天京事变即将开始!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洪秀全、杨秀清闹翻,归因于杨秀清“不知自忌”的性格。

其实,洪秀全、杨秀清闹翻,根本原因还在太平天国不合理的宗教、政治体系。

在权力体系中:洪秀全做一把手;杨秀清做凌驾于诸王之上的二把手,都是从教义、典章上固定下来的。

或许,这个构想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宋江、吴用。

可是···那是小说呀!

实际上,在这种关系中,要么杨秀清成为“相父”、“权臣”,压制君王;要么杨秀清成为“秘书”,做一个“传声筒”(后来的蒙得恩就类似于此)。

洪秀全、杨秀清之间,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问题是:洪秀全并非刘邦、朱元璋一类的人物,一个像杨秀清一样更有能力的人走上前面话事,是当时太平天国发展的需要!

而宗教领袖和世俗领袖“二元并存”,更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在以宗教思想为主导的组织中,实际的军事、政治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

因此,洪秀全、杨秀清不“越界”,不进一步压缩对方生存空间,是绝不可能的。

朋友,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杨秀清,你会去惹洪秀全吗?

历史上真实的洪秀全是一个怎样的人

洪秀全在历史上是一位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革命英雄。

在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进行革命活动。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为“太平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