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填仓节,牢记3大习俗,3大禁忌,为家人添财,添寿,添福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民间,有不出正月都是年的俗语。正月里,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年俗和文化,这些年俗虽然被现代人逐渐遗忘,但它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这些年俗和文化的存在,才使春节显得年味更足。

对于普通人来说,正月二十五这天早已上班,上学。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正月二十五可是一年之中难得的好日子,很多地方称这天为填仓节或老填仓。这是一个寓意新一年五谷丰登的日子,所谓的填仓,指的就是填满谷仓。按照老习俗,这天一大早每家每户,都要锅灰在院子里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这叫粮囤,也叫粮仓。之后还要在中间位置放上五谷杂粮,然后用瓦片压住,这叫填仓。然后还要在圆圈的外围放几串鞭炮,这叫爆仓。

民间关于填仓节的由来,也是说法不一的,不过最令百姓认可的说法还是这种。传说,在很久之前北方连年干旱,导致庄稼地里颗粒无收,皇家却照样征粮纳税,弄得百姓叫苦连天。一位看守皇粮的仓官,不忍心看到许多人饿死,于是偷偷开放皇仓,救济百姓。正月二十五这天,等到百姓将粮食全部取完,这位仓官深知大祸临头,于是便放火烧了粮仓,自己也跳入火中被活活烧死了。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仓官,于是便在正月二十五这天举行悼念仪式。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谊,久而久之,填仓佳话就世代地流传了下来。

展开全文

填仓节的活动有搬运填仓、点灯祀神、祭奠仓官。在旧时,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天,还要记住3大习俗,3大禁忌,这样才能为家人添财,添寿,添福气。

“3大习俗”

1:这天不仅要填外仓,还要填内仓。外仓怎么填,上段内容咱们说过,这里再说一些在旧时怎么填内仓。内仓,是指米缸和水缸,正月二十五这天要将家里的米缸和水缸都填满,寓意吃喝不愁,财源不断。这天要保证家里的放粮食的器具,都不要空着。有讲究的人,这天还会用面蒸制“圣虫”放在米缸当中,等到二月二的时候再将其取出吃掉,有“钱粮满仓不受穷”的寓意。

2:吃与填仓节相关的食物,北方地区大多数要吃饺子,主食因为饺子形状如元宝,而且有皮有馅,象征财源不断。吃豆干饭,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吃杂粮面条,寓意事事顺。还有的地方要吃糕面,将糕面做成元包状,或者鸡,鸭,狗等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第二天油炸吃掉便可,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3:打扫庭院,在旧时正月二十五这天是必须要打扫庭院的,用笤帚将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扫除昆虫以防虫害,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

“3大禁忌”

1:忌外借,正月二十五这天是最忌讳外借东西的,不管是财还是物,都是禁止外借的。但凡是懂事的人,都知道这天去借东西于人于己都不是不吉利的。

2:忌卖粮食,在旧时这天是禁止售卖粮食的,因为填仓节意为填满谷仓,家里的粮仓,水缸都要满满的,是坚决不能空粮仓的。在古人的认知中,这天空着粮仓,会导致一年财运不佳,越过越穷。

3:忌吃大鱼大肉,祭拜仓官要勤俭节约,不要吃大鱼大肉,否则是对仓神的不敬,会导致一年有不好的收成。当然,这只是老旧风俗,具体吃啥喝啥,还得看你自己。

在我国传统的习俗当中,或多或少带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正是这样,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你们当地正月二十五这天都有着怎样的一种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