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优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要经常擦拭它,不要让它沾上尘埃。“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出自唐代高僧神秀所作的诗偈《无相偈》。原文:《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释义: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扩展资料:“身是菩提树”即《菩提偈》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说了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而慧能说菩提是个觉道,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相偈

为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优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本来”是无我之境,“时时”是有我之境,一切烦恼皆“我”而起,无我之境已断烦恼,有我之境尚须努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