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的寓意(喜庆的时候放鞭炮可以理解,这为什么办丧事还要放炮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喜庆的时候放鞭炮可以理解,这为什么办丧事还要放炮仗

以前办丧事是不方便请人家来,放鞭炮,放土炮是告诉邻居、村民、亲戚来帮忙,有些人有忌讳,鞭炮、炮仗通知,愿意来就来,不来也不主动叫,以前都是民风淳朴,互相帮助!谁家红白喜事都是村民自己帮忙办!

过年放的鞭炮为什么叫爆竹放爆竹有哪些寓意

中国的爆竹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天夜里子时,新年钟声敲响,爆竹声震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

相传“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人们饲养的动物,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直到有一年除夕,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大的响声,于是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趋离年兽。人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提振人们的精神。

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后来,在我国民间又有了“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早早地起床,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作“夕”的怪兽,头顶长着触角,凶恶又威猛异常,常常于每年的固定日子必然会出来一天,专门吞食当地的百姓,所以这个叫作桃花村的地方,每年到了这一天之前,都会未雨绸缪做好准备,男女老幼相互扶持一起跑到深山里面以躲避“夕”兽的残害。

这一年又到了夕兽该出来食人充饥的时候,全村的百姓都扶老携幼陆陆续续地跑到深山老林里避难去了,村子西头有一个老婆婆,因为年岁大了腿脚不是很灵便,故而还未来得及出逃,就在这时,见到门口来了一个拄着拐杖的乞讨老人,虽然看着也是年纪很老了,却是神情飘逸,目若朗星,大有超凡脱俗之感。那乞讨的老儿很是奇怪,为何他来的一路看到全村的人都匆匆忙忙面色慌张?似乎是逃难的意思,老婆婆顺手施舍了一些食物给他,这才告诉他夕兽作怪,每年都出来吃人充腹的事情,大家为了免遭残食,都先后躲避而去了,而且劝告那乞讨老儿快些离去,自己也要跟随大众到深山里去了。

只见那乞讨老儿不慌不忙,反而捻须微笑,转过来告诉老婆婆不必再躲了,只待夕兽出来作祟,他自然有驱敌之计。老婆婆本来不信的,但是见这乞讨老儿面色如新,剑眉星目,鹤发童颜,很有一番仙风道骨的味道,只怕是个有道行的老翁,或者是神仙变化而来也未可知,所以便信了几分,于是坐守在家。那乞讨老儿找了一些红纸贴于门上,整个房子四处点满蜡烛,于是这老婆婆的家就变得红红火火,一片辉煌。

到了快要半夜的时候,果然夕兽又出来做祸了,可是全村的百姓早就撤走避去了,夕兽最后找到了老婆婆家里,只见门口一片大红,吓得它失声怪叫,满屋的灯火它也是不敢靠近,没吃到人它便守在周围不肯走,于是乞讨老儿又点燃了一堆竹子,竹子燃烧砰砰作响,煞是惊人,直吓得夕兽魂胆俱丧,落荒而逃,这时老婆婆才知道原来这硕大又凶恶的夕兽最怕的便是红色,灯火与响声。

第二日,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从深山里回来了,发现老婆婆并没有和他们一同避难,还是安然无恙的,于是仿效老婆婆家里,每年到了这一日,都会红联贴门,晚上灯火辉煌,并且发明了更加响亮的爆竹,以驱赶夕兽,所以每年这一日晚上就叫作“除夕”,只有成功避过了夕兽,才能平平安安到了来年,所以除夕亦是过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