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其实不傻,成大事者靠小聪明能成功
发布时间: 2023-07-11

文/李雪洁

今天读书读到了凯尔泰斯·伊姆雷的生平,他是一位匈牙利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从小呆笨,被人叫做“木头”,确也名副其实,他小时候除因遵守秩序,被老师奖励一枚玩具螺丝钉外,再无作为。就是这个呆笨如木头的“傻瓜”,却拥有一个写作梦,他几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为了写作,甚至在希特勒的集中营忍辱活了下来。

现代社会,聪明人太多太多了,猛地读到一个“傻瓜”,竟有点激动,有点感动。从小到大,笔者都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也不傻,学啥也都能学会,智商不算高,可也不低,但总够不着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工作后更完蛋,工作不比读书,环境更复杂,这时候情商就显得尤为重要,智商应付工作,很多工作是死的,但情商要处理人际关系,人是活得。但是,情商与小聪明无关。

一个工作环境里,“聪明人”干工作有选择性地干,与同事关系融洽,又得领导欢心,“傻瓜”就只会干工作,还会因工作与同事产生摩擦,在领导面前也不讨好。要说凯尔泰斯·伊姆斯傻,人家写作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是一个有理想的个体,有理想的支撑,人家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和评价,说我傻又怎样,我写我的东西,与外界无关。

工作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靠出卖体力或脑力谋一日三餐,有的人舒舒服服,有的人累死累活。尤其机关单位,“傻子”不光受累,还往往不讨好,也不比别人挣得多,这就出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尴尬局面。

展开全文

那照这么说,人人都学聪明点,工作都挑肥拣瘦,舒适的都抢着干,困难的都躲着走,社会别说进步了,还能正常运转吗?肯定不能,那这个社会就坏了,所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还是得靠“傻子”支撑:靠抱朴守拙、精益求精的“傻”工匠去雕琢;靠诚实善良、本分踏实的“傻”工人去制造;靠无惧无畏、敢于担当的公仆去为民服务……

“傻子”其实不傻,他只是不愿走投机取巧的捷径,宁愿选择经受挫折和磨难的笨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傻子”不讨好是暂时的,不被赏识也是暂时的,“傻”等同于真诚、善良、实干,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哪个是靠小聪明成功的,即使成功也是暂时的,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还是大智若愚者,守得初心,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功成名就,水到渠成!

哪怕不图功成名就、丰功伟绩,我们大都平凡,生活中真诚善良,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工作中,干好自己的本分,这样的生活简单也踏实,活得也坦荡,不也很好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