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国际做空机构为何盯上印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过去一周以来,由于美国兴登堡研究公司的106页“看空”报告,印度首富阿达尼旗下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不仅让这位印度富翁的财富大幅缩水,也引发国际投资者对印度市场和企业信誉的全面担忧。彭博社将之上升为“认知战”,以“在这场认知战中,阿达尼能击败兴登堡吗”为题进行了评论。人们不禁要问,这家大企业的财务造假是真的吗?这场风波将如何影响印度市场?如果国际投资者撤离印度,会引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吗?

阿达尼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大跌之后依然占印度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以上。如果这些公司的股价持续下行,不仅将带动印度股指的大幅下跌,也很可能引发印度整个市场的恐慌,国际资本或许将相继逃离印度。

华尔街的做空机构盯上印度首富,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方面,阿达尼集团的财富崛起,是过去三五年的事情。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和美联储加息双重打击的情况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大都面临经济衰退、股债双杀的窘境,阿达尼集团却一枝独秀、股价翻了好几倍。阿达尼本人作为莫迪总理的老乡,在莫迪上台后其“纸面财富”翻了20倍,这引起市场的猜忌。另一方面,阿达尼集团的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其中相当多的行业都具有重资本、重资产的特征,例如港口、水泥、氧化铝、煤炭、绿色能源等,这些领域的财务杠杆本来就高,阿达尼集团更是“高上加高”,这也让相当比例的非印度机构投资者异常敏感,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随时准备从印度资本市场“跑路”。

随着阿达尼事件的不断发酵,不少媒体联想到另一个亚洲国家马来西亚的主权基金一马公司(1MDB)的金融丑闻。在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美国和世界后不久,一马公司建立。在政府支持和高盛运作下,它顺利借到大量跨国资金,收获巨额财富。可惜,资本市场不相信神话,一马公司的“造富神话”最终破灭。如今,财务欺诈、股市操控及利用离岸空壳公司洗钱等当年针对一马公司的指控,出现在了兴登堡关于阿达尼集团的“看空”报告中。这确实可能引起全球投资者的担忧。有人进一步追问,1997年亚洲个别国家的资本市场崩盘,最终引起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这样的历史会重演吗?

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可能出现。原因很简单,中国优化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有望强劲反弹,这将提振其他亚洲国家今年的经济表现。而且,如今的经济大背景早已与1997年时大相径庭。倒是阿达尼事件引发的舆论新动向,特别是美国媒体提到的“认知战”,颇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

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零容忍”,必须成为社会共识,这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国际做空机构的兴风作浪。要知道,中国是2022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唯一快速扩张的,IPO规模是美国的数倍。同时,2022年A股上市公司退市的数量也创历史新高。2023年伊始,证监会就高调公布对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厉处罚。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持续尊重资本市场发展规律,依法治理投资环境的决心。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擦亮双眼、理性看待媒体和大V们对上市公司的评价,避免落入一些西方媒体恶意丑化中国金融市场、唱空中国经济的“认知战”。前几年美国浑水公司做空中概股、这几个月英美媒体夸大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隐患、恶意歪曲中国对滴滴打车和蚂蚁金服的行业监管等等,都是他们的“认知战”手段。市场经济最终还要回到事实上,春节前后香港科技股板块的集体大涨,全球资本回流中国股票市场,就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回归理性认知的体现。(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