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实同志题词(胡克实的纪念文集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胡克实的纪念文集

为纪念克实同志八十五岁诞辰及逝世两周年,《胡克实纪念文集》一书编印而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为封面亲笔题写了书名。
编委会
顾问
于今、胡劲波
编委会主任
李玉琦
编委会副主任
叶学丽
编委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列香、叶学丽、李艳、李玉琦、曹英华
主编
李玉琦
特聘责任
吴书杰
封面题词
李瑞环
内容简介
该文集分为:【序言】、【生平】、【文稿选辑】、【文章讲话选辑】、【家书选萃】、【回忆与缅怀】、【挽联和悼诗】、【附录】8个部分。
印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2005年)
序言·胡启立
《胡克实纪念文集》作者:胡启立
序言内容
时光如梭,转瞬之间胡克实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真可谓岁月无情,世事沧桑。
我在克实同志领导下工作过,并曾经在那个非常年代里共过患难,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但是一时又难以下笔。欣闻《胡克实纪念文集》,同时还得知编委会邀请我作序,所以就不能不让我忆及尘封的往事,想起在克实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想起克实同志的为人,想起克实同志的做事。
我是在1964年作为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进入了团中央的领导班子的。从那时起直到1966年8月,我曾在胡耀邦同志和胡克实同志的领导下工作。在此期间,克实同志平易近人、勤恳稳重、踏实认真的作风,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联系实际的学风,朴实无华、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文风以及对年轻干部的循循善诱、大力扶持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克实同志是在经受了一二九运动的洗礼后,于1937年9月,在16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从这时起,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他经受了八年抗日战争和四年人民解放战争的锤炼,在不到而立之年的时候,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时,他已经担任了中共中央中南局的青委副书记,重又开始做党的青年工作,并且由此进入他新中国的青年工作生涯。
1952年,他31岁的时候,奉调到青年团中央工作,担任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此后在团中央22年,直到1973年调入党的科技工作战线。应该说青年工作耗尽了他韶华之年,而他也为党的青年工作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他这种青年工作经历的,就是在老一代青年工作者中,也不多见。这种经历既表明了克实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忠贞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也充分反映出他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深厚感情。
党的科技工作是克实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项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一直工作到离休。他是在经历“文革”磨难,重新恢复工作的情况下,走上党的科技工作的领导岗位的,而他又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国家科技事业的工作之中。十年动乱结束后,胡克实同志精神无比振奋,被压抑多年的工作热忱强烈地迸发出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的科技工作方针,积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科技进步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奋发学习,辛勤工作,殚精竭虑,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后半生的全部心血。
我永远忘不了在“文革”那个疯狂年代中,耀邦、克实等同志在极大的冲击和残酷迫害面前,表现出的对党的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屈的精神!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要多次被揪出来示众,每人反剪两臂,弯腰90度,“接受批斗”。克实腰部受伤,严重到不能直立,只能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姿势弯着腰勉强移动。在那样严峻的情况下,他依然神态自若,闲庭信步,并关心像我这样的青年干部。他曾悄悄地对我说:“你要挺住啊,要相信党,相信群众,真理和事实总会搞清楚!”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并伴随着我度过了那些永生难忘的艰难岁月。
胡克实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追随社会前进的步伐,努力站在时代的前列,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所具有的良好修养和优秀品德。可以相信这本纪念文集的出版,能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胡克实同志,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向胡克实同志的优良作风和品德学习。为此,在这本纪念文集即将付梓之际,谨为此文来纪念克实同志八十五岁诞辰及逝世两周年。

有没有简介牛顿的生平事迹

简介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SirIsaacNewtonFRS)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
察,发展出了颜色的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光学
从1670年到1672年,牛顿负责讲授光学。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棱镜可以将白光发散为彩色光谱,而透镜和第二个棱镜可以将彩色光谱重组为白光。
他还通过分离出单色的光束,并将其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的实验,发现了色光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牛顿还注意到,无论是反射、散射或发射,色光都会保持同样的颜色。因此,我们观察到的颜色是物体与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结果,而不是物体产生颜色的结果。
从这项工作中,他得出了如下结论:任何折光式望远镜都会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颜色的影响,并因此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现称作牛顿望远镜)来回避这个问题。他自己打磨镜片,使用牛顿环来检验镜片的光学品质,制造出了优于折光式望远镜的仪器,而这都主要归功于其大直径的镜片。1671年,他在皇家学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皇家学会的兴趣鼓励了牛顿发表他关于色彩的笔记,这在后来扩大为《光学》(Opticks)一书。但当罗伯特•胡克批评了牛顿的某些观点后,牛顿对其很不满并退出了辩论会。两人自此以后成为了敌人,这一直持续到胡克去世。
牛顿认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组成的,并会因加速通过光密介质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将它们与波联系起来,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而其后世的物理学家们则更加偏爱以纯粹的光波来解释衍射现象。现代的量子力学、光子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思想与牛顿对光的理解只有很小的相同点。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释光属性的解说》(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顿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粒子间力的传递是透过以太进行的。不过牛顿在与神智学家亨利•莫尔(Henry More)接触后重新燃起了对炼金术的兴趣,并改用源于汉密斯神智学(Hermeticism)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来解释,替换了先前假设以太存在的看法。拥有许多牛顿炼金术著作的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后的一位炼金术士。”但牛顿对炼金术的兴趣却与他对科学的贡献息息相关,而且在那个时代炼金术与科学也还没有明确的区别。如果他没有依靠神秘学思想来解释穿过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会发展出他的引力理论。 (参见艾萨克·牛顿的神秘学研究)
1704年,牛顿著成《光学》,其中他详述了光的粒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而普通物质是由较粗微粒组成,并推测如果通过某种炼金术的转化“难道物质和光不能互相转变吗?物质不可能由进入其结构中的光粒子得到主要的动力(Activity)吗?牛顿还使用玻璃球制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静电发电机。
力学和引力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于16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