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什么意思

身在梦里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意思是在梦里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客人,这里的客隐指他自己成了敌人的俘虏。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煜的《浪淘沙》全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_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_、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是李煜哪首词里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这句词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词上片是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从这几句词所用的意象来看,就能推测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表达了一种凄婉悲恸的心境。这首词的作者李煜是南唐后主,在做皇帝的时候风光一时对家国社稷抛之脑后,只想着荣华富贵和逍遥快活,虽然他的词作功力比较高,但是他的好词佳句为人所流传的诗词歌赋一般都是在国破家亡之后所做。国家的富饶并没有给李煜良好的创作环境,也没有使这位昏庸一时的南唐后主有发奋图强的觉悟,而国破家亡之后,悲痛的心境和国家不复存在,满目荒凉的景象,使他的词作更加真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一个下雨的雨夜,而春意也正要凋残,淅淅沥沥的春雨和作者心中满怀的愁绪一样,剪不断理还乱。此时的他没有了皇帝的威仪,成为阶下囚,即使是罗织的锦被也抵不住这彻夜的寒冷,只有在昏昏沉沉的睡梦中才能忘记自己国破家亡的事实,暂时寻求一丝安稳。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正是,贪恋睡梦中美景的写照。梦中的自己还是高贵的南唐后主,而现实中的自己是被软禁的阶下囚梦与现实的对比格外残酷,也突出了作者,此时悲哀的心情。下片对国家的想念更加深切,埋怨自己不应该登高远望,又想起自己国破家亡的惨境,如今再见到故土,又是难上加难了,今天的景象和曾经的景象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就像是落花随流水一样,不知道飘去哪里了。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什么意思 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含义介绍

1、梦里不知身是客翻译: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2、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原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什么意思

释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此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注释

1、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2、罗衾(音qīn):绸被子。

3、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二、赏析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的作者、原诗和赏析

作品原文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白话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

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