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哪一天(寒衣节是哪天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寒衣节是哪天

寒衣节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是指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寒衣节的习俗

1、制作寒衣:制作寒衣是寒衣日全国各地的习俗,就是在一些彩纸里放一些棉花,然后烧给已故的亲人。有些地方不仅烧彩色纸做的衣服,还烧做的帽子和鞋子。

2、包饺子:包饺子是寒衣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在家包饺子,为祖先准备食物。饭后,人们会拿着这些东西在自家大门外或路边做祭品。

3、送寒衣:在中国北方,人们会在寒衣节期间,将为已故亲人制作的寒衣带到路边焚烧。这个过程叫送冷衣。有些地方会制作一些喜欢的歌剧或者童话,供冥界娱乐。

4、吃面条:十月一日,生者除了祭祖,还要进行象征性的越冬传统活动,因此人们为了改善生活,会在这一天吃荞麦面。

5、吃红豆饭:江苏有一个关于吃红豆饭起源的传说。意思是曾经有一个牛郎因为和地主打架被砍死了,鲜血把地上的米染成了红色。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穷人都会吃红豆饭纪念他。

送寒衣是哪天

2022年寒衣节是10月25日,也就是农历十月初一,每每这个时候人们为了让已去世的亲人不挨冻或是缺衣服穿纷纷送去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
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十月一寒衣节烧纸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到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寒衣节是几月几日2022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农历十月的第一天。寒衣节又称“十月朝”、“鬼节”、“鬼头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是中国北方人民祭祖和给祖先送寒衣的节日。据说起源于周朝,实际形成并不早于宋代。寒衣节流行于中国北方,许多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祀,纪念逝去的亲人,这就是所谓的送寒衣。中国北方人把寒衣节、春天的清明节和7月15日的中秋节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寒衣节是哪一天

10月25号。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的习俗

烧寒衣,也就是准备供品,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彩纸及冥币、香箔备用。晌午吃过饭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吃面条,民间认为,寒衣节过后天气渐冷,应及时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2021年寒衣节是哪一天

2021年寒衣节是阳历2021年11月5日,这一天也是阴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所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十月一”,它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相关典故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喜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