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在医院被医托骗钱引热议,如此才能知道自己骗到了医托?网络医托是如何引诱患者上当受骗
发布时间: 2023-07-06

宝妈在医院被医托骗钱引热议,如此才能知道自己骗到了医托

11月25日,一位来自云南宣威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医院里看病,不曾想病还没看就遭遇了医托,还把准备给孩子看病的钱全给骗走了。妈妈发现后,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背上背着另一个孩子,愣是追了数百米把骗人的医托给抓住了。事情在网站被爆光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都表示,这些医托真得太可恶了,人家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病,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怎么下得了手?其实,现实生活中,医托并不少见,被医托骗钱的事也发生过很多很多,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遇到了医托呢?医托的特征是什么?


一、医托最爱去的医院

曾经有人对全国各大城市报道的医托案例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了一些规律。一般医托最爱去的医院包括以下四种:

1、公立医院里被私人承包下来的门诊

2、民营的中医诊所

3、民营的专科医院

4、整容医院

5、专科肿瘤医院

前面四种很好理解,一般去这种医院的,本身对医院的品质没有要求,更容易被说动。试想,一个伤风感冒都必须去三甲看的人会听你的话去小医院里治病吗?一定不会的。至于最后一种,那是最可恶的。他们一般会在三甲医院或是专科的肿瘤医院里找那种看似很绝望病人或家属。这类一般是被医院宣判了死刑的,此时,无论真假,他们都会想要试一下,就是明知道可能会被骗,也要试试的那种。

二、受害人群的特征:

1、在医托诈骗案中,女性受害者的数量远远大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更感性,更容易上当吧。

2、医托较爱出没在妇科门诊或是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门诊,还有就是一些疑难杂症的门诊处。

3、现在网络医托也很多,抛开这些不说,大部分医托都不是单人作案,而是以团伙为单位的团伙相互配合作案。

三、医托最常用的骗术有哪些?

1、假装老乡或者校友各种跟你套近乎,还有的就是假装跟你同病相怜,然后现身说法的编一套假经历。

2、如果你在医院里遇到一个陌生人突然对你特别热情,教你这教你那的,还告诉你很多经验什么的时候,你该谨剔了。

3、先是一阵近乎,然后告诉你哪里有个什么医生看这病又好又快还便宜,想都不用想,大概率你被医托瞄上了。

四、怎么防范医托

1、看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2、陌生人搭讪,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谨剔

3、一旦发现医托,请拨打110报警电话

网络医托是如何引诱患者上当受骗的

想看病却不知道哪家医院好,去网上搜索咨询,遇到热情的线上医护人员,不仅嘘寒问暖,还积极推荐专业医院,协助挂号就医。你以为遇到了热心人,却不知掉入了网络医托精心布置的陷阱。

调查发现,近来,一些网络医托潜滋暗长,有些甚至“升级”为集团化运作,让患者陷入就医骗局。

 假扮护士引诱患者,花一万元做了没必要的手术

近日,湖南长沙市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家名为“湖南男博医疗集团”的公司诱骗患者就医。

据了解,这家公司组建了约400人的新媒体咨询顾问组,咨询顾问加患者为微信好友后,诱骗患者到长沙、衡阳、永州等地的相关医院看病。这家公司还将与其有利益往来医院的挂号系统链接到公司咨询顾问的电脑,引导患者就诊。

调查发现,为吸引男性患者,咨询顾问都用美女作为微信头像,并在聊天中挑逗男性患者,以吸引患者到指定男科医院看病。“聊天时经常使用一些露骨、暧昧的语言,引诱我去男科医院治疗。”一位被骗患者说,“美女”咨询顾问常常对他嘘寒问暖。“你去看好病了我们才好继续发展关系呀。”一些男患者被咨询顾问这样的“关心”打动后受骗。

一名曾在这家公司担任过咨询顾问的人告诉记者,“与我们有业务往来的医院大多是民营专科医院,其中很多是男科医院,主要分布在湖南长沙、衡阳、永州等地区。只要把患者带进了我们介绍的专科医院,就不怕查不出病。看男科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我在一名姓刘的咨询顾问推荐下,去一家男科医院做了前列腺常规等检查。医生说我有包皮炎、睾丸炎和包皮过长,做了包皮环切术、激光除疣和术后抗炎。还要我照红外线,照一次要一千多元,一共花了一万多元。后来去正规医院咨询才知道,这些手术都是不必要做的,纯粹白花钱、活受罪。”

“网络医托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不仅蒙骗患者钱财,还对患者造成伤害。有的耽误病情,有的没病看出病来,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说。

目前,这家公司负责人已经将公司注销,不知去向,工商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拉一名患者就有高额提成,医托套路不断升级

近来,多地时有查处网络医托案件。今年6月27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遵义市欧亚医院招募大量社会人员,对不特定人员进行添加聊天诱导群众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就诊过程中通过虚构病情、夸大病情、过度治疗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目前,红花岗公安分局已将欧亚医院的相关涉案人员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2017年9月,北京丰台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一家名为北京东方起点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络医托,利用连环话术,假冒慈善机构人员和医生身份,蒙骗脑瘫病患者前往与其合作的指定医院就诊。每成功拉到一人前去住院,公司员工就可获得1000元提成。

调查发现,网络医托日益升级,呈现集团化、隐蔽化的特点,并形成完整套路: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顶着“某某医疗集团”“某某医疗咨询公司”的头衔,招揽一批咨询顾问和业务员,在网络和微信上诱骗、引导患者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然后从中收取“人头费”。一旦遭遇举报或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这些所谓的医疗集团就立即注销公司,一跑了之。

湖南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公司专门从事网络问诊工作,表面上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实际上是招聘了一批没有任何专业医疗知识的医托来“拉客”,诱骗患者到关联医院看病。“有些公司专门为医院和患者牵线搭桥,然后向医院收取人头费,实际上就是在卖患者。”这位负责人说。

“如果患者消费得多,咨询顾问的提成就会高,最多可提成上千元一个人。”一位知情人士说。“湖南永州东方男科医院是我的客户,我曾把患者介绍到他们医院。我们收的是小头,这些医院才是拿大头,有患者曾在这家医院花费数万元的医疗费用。”曾担任咨询顾问的肖女士说。

据调查了解,跟网络医托有勾连的一般是男科、妇科、脑科等一些民营专科医院。“一些民营专科医院本身实力不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管理也不够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取利益,往往铤而走险,运用这类‘旁门左道’。”成都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说。

医托和关联医院都要严查

“网络医托通常让患者加微信私下聊天忽悠,或者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招揽患者,这类方式非常隐蔽,增加了调查取证难度。”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副处长邓晓玲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工商部门管注册,卫生部门管医院,实际上对网络医托缺乏有效的监管主体和手段。”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惩罚网络医托的法律,亟待出台相关法规,让基层有法可依。同时,卫生、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需加强联动,合力打击网络医托和与其有利益关联的医院。

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兴起后,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涌现,百姓难以识别。“应对网络医托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要对与医托有利益关联的医院严肃追责,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小露建议,网络医托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如果构成诈骗,应当追究网络医托的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提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患者在网上问诊需要保持清醒理性的态度,尤其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推荐,有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 新华网

网络医托是怎么运营的

网络医托又出现了进阶版的“网络医托”。后者的实质就是集团化、“一条龙”式医疗骗局。

揭开了“网络医托”的隐秘江湖。“咨询医生”不是医生,通过微信、QQ、商务通等软件,为集团旗下至少20家医院“招揽患者”。这种“网络医托”已覆盖了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正不断向三线城市扩张。“网络医托”在患者到诊后可从相应医院拿到100-300元/人的提成,而医院平均从每名患者身上“开发”诊疗费用达6000元。

“社交网络”、“新媒体”、“创新”这些新鲜词汇,有些掩盖的却是古老的行骗行当。像所有时代和所有领域的骗子一样,“网络医托”精通人的心理弱点。他们个个都是美女医生或美女护士头像;对方提出约会,便直接问性功能如何;从对话到朋友圈全方位假装医生;交谈中夸大危害、捏造概念。

“网络医托”是个新鲜事物,因为社交软件的流行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但是“网络医托”是在传统“医托”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而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记者卧底的两家公司就有600余“网络医托”,最重要的还是它在行业内的“示范效应”。据称,全国各地不少民营医院都在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