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英诺森十世(委拉斯开兹代表作有哪些作品风格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委拉斯开兹代表作有哪些作品风格是什么

自14世纪初期文艺复兴从意大利进入大众视野,并以星星之火的态势向整个欧洲大陆扩散时,意大利不可避免地成为欧洲的艺术中心,意大利人也是多么的自豪,因为他们诞生了诸如达芬奇、马萨乔、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利尼、提香等绘画大师。

(酒神巴库斯)

意大利周边的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只有羡慕嫉妒的份。此时,这些国家在艺术创造力上,都太弱了,显然不能跟意大利相提并论。到文艺复兴快接近末期时,意大利周边的国家奋起直追,才慢慢诞生一些在欧洲范围内令人刮目相看的大画家。

(火神的锻造厂)

西班牙此时横空出世的那位大画家就是委拉斯开兹(1599年——1660年)。他出生在西班牙艺术名城塞维利亚,自小就有一个志向,那就是要成为西班牙画家在欧洲的代表,让西班牙人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因为在此时期,西班牙整个社会不重视艺术,艺术家的不如斗牛士那样受人关注,地位跟小丑演员一样。

(镜前的维纳斯)

从12岁开始,对艺术野心勃勃的委拉斯开支就先后拜师于当地一些画家学习,当当地画家再没有能力教授他时,在巴洛克大师的提议下,30岁时,他带着西班牙人的期望,来到艺术之都意大利如饥似渴地学习古典油画,期间揭示了许多意大利和法国的著名画家,经过20年的学习,他终于成长为名满欧洲的大画家。

(女裁缝)

50岁后,委拉斯开支带着学业有成的荣耀回到西班牙,开始了发展西班牙艺术事业的重要。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在50岁之后创作的。主要代表作有《菲利普四世的画像》、《宫娥》、《火神的锻造厂》、《酒神巴库斯》、《镜前的维纳斯》、《纺织女》、《女裁缝》、《圣母加冕》等作品。

(宫娥)

其中,《镜前维纳斯》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因为这幅油画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幅人体油画,在伴随着巨大争议的同时,也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对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西班牙来说,委拉斯开支敢于突破传统的禁锢,以人体来体现女性形体的造型美和曲线美,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历史,他注定会被载入西班牙,甚至欧洲美术史。

(圣母加冕)

总体来说,此时的欧洲画坛,深受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委拉斯开支同样如此,他的作品呈现出中规中矩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人物形象的精确和完整,在题材上他打破了传统的以宗教故事作为创作素材的规则,以普通大众作为刻画对象是他最鲜明的特点。同时,他尝试了色彩在油画中的视觉作用,尤其注重探索色彩在不同明暗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微妙变化,颠覆了西方画坛以色彩和谐至上的构成关系,这种创新对后来的印象派有很大启示意义。

被清军围困,为何明朝皇太后给罗马教皇发出求救信

在弘光帝在位之时,南明便已经开始向澳门的葡萄牙人求援来抵抗清军,葡萄牙人也的确给予了南明政权一定的帮助,而为了感谢葡萄牙传教士,永历帝几乎举家入教。不过,随着局势日渐艰难,葡萄牙人的支援力度也开始减弱,无奈之下皇太后王氏便亲自写信,派遣使臣向教宗求援,然而当使臣历尽千难万险、历时十余年返回之时,南明政权已经崩溃,永历帝并未等来援军。

南明曾多次向葡萄牙人求援,但葡萄牙人的援助力度却越来越小

南明时期,随着局势的逐步恶化,弘光帝便曾派人到澳门搬兵求援,此后历代南明君主,均曾做出过这种尝试。

隆武二年(1646年),应南明政权的请求,澳门的葡萄牙当局派出援兵300,携带大炮数门前来助战,一度帮助南明收复了不少失地。在见识到了西方军队的战斗力后,南明政权为了保持与西方国家的良好关系,以便长期获取援助,永历二年(1648年),永历帝举家入教,除了永历帝本人之外,皇太后王氏、其妻子王皇后、太子朱慈炫和后宫嫔妃50余人、大臣40余人,以及无数宫女太监全部接受洗礼。

△1648年初局势一度好转

永历二年(1648年)后,随着耿献忠、李成栋等人先后反清复明,南明的控制区域一度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一部以及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各派互相攻讦、农民军备受排挤打击,清军在重新积蓄力量之后,再度开始反扑。

△1648年后期局势开始再度恶化

眼看局势再度恶化,永历帝便派人前往澳门求援,然而澳门当局这次却仅以火枪数百支相助,并未提供进一步的援助。无奈之下,王太后只好决定直接联系罗马教宗,希望获得西方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援。

王太后派遣使臣前往罗马教宗,却最终没能盼来援军

王太后亲自给罗马教宗写信,书信中诚恳的乞求“天主保祐我国中兴太平”,希望教廷“多送耶稣会士来”中国“广传圣教”,并派遣使臣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携带信件,直接前往罗马教宗求援。

△孝正太后王氏

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历尽千难万险,直到永历六年(1652年)12月才到达威尼斯,但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却由于想在明清交战之中保持中立,故而拒绝接见两人。卜弥格便向法国大使请求帮忙,两人这才得以见到总督弗朗西斯科·莫林,并将信件交给了对方。然而由于法国人的介入,导致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产生了反感,而新当选的耶稣会总会长古斯维斯·尼克尔也认为接受南明要求,将会影响到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导致两人的初次接触已失败告终。

不过陈安德与卜弥格并未就此放弃,他们在意大利多方活动,在他们的努力下,罗马教廷在三年内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应对南明的请求。但直到永历九年(1655年),在持消极态度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去世之后,事情才出现转机。

△陈安德

继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接见了陈安德与卜弥格,他虽然没有向南明提供什么实际性的帮助,只是写了封回信让两人带回中国。但正是这封回信,使得两人在欧洲有了活动空间,陈安德与卜弥格带着教皇的这封回信来到了里斯本,觐见了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而约翰四世则同意给予南明军事援助。

永历十年(1655年),完成任务的陈安德与卜弥格,满心欢喜的踏上了归程,然而当他们到达印度果阿时,却得知永历政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约翰四世三令五申不得为难“南明使臣”,但葡萄牙殖民当局还是拒绝他们前往澳门,而原因则是他们不想因此而影响到与清政府的贸易。

△朱由榔没等来援兵,终被吴三桂所杀

陈安德和卜弥格不顾禁令,从陆路抵达了暹罗(今泰国)首都大城府,又从海盗手中雇佣了一艘船,这才到达了今越南北部。永历十四年(1659年),卜弥格于途中病故,陈安德将其安葬后,一人携带着几分重要信函,继续踏上归途,希望挽救已经到了灭亡关头的南明。

然而,当陈安德历尽千辛万苦返回云南时,南明政权却已经名存实亡,永历帝朱由榔已经逃入了缅甸 。陈安德最终也没能将这些外交信函送到永历帝手中,永历帝于永历十六年(1662年)被吴三桂杀死,而陈安德也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八旗入关,南明为何乞求罗马教皇出兵,甚至乞求日本出兵

这个问题不错。其实原因很简单,南明各个小政权就是因为实力不足而不断向国外请援,其实南明求援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日本和罗马教皇,周边政权稍微有点实力的南明都想求援,就比如说在隆武元年(1645),唐王政权就曾经向安南请求援助,“遣锦衣卫康永宁航海,乞师安南,风逆,自厓而返”,李定国在永历入缅的时候,为了解救永历帝,试图求援暹罗合攻缅甸,垂死挣扎之际,疾病乱投医个人认为是正常现象。当然此问题只让人回答南明求援日本或罗马的问题,我就不提及其余了。

先来说说南明向日本求援的的史实,日本当时做为一个与明朝一衣带水的、军事实力比较强的邻邦,是南明的重点求援对象,没有之一。向其发出求救的是隆武政权、鲁监国政权以及相对独立的黄斌卿集团(此人在鲁监国政权和唐王政权内部左右骑墙)。

首先开启向日本乞援的人是周鹤芝(或作周崔芝),此人是海盗出身,后在黄斌卿手下当低级武官,从史料上看此人似乎与日本岛津家萨摩藩颇有渊源,此人于1645年冬天私下派人与日本联络,并得到日本的援助沉沦,第二年,派遣“参谋林籥舞为使,期以十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