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撒谎吗你对撒谎有什么看法一个习惯性撒谎的人是什么心理?你认为撒谎一定是错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会撒谎吗你对撒谎有什么看法一个习惯性撒谎的人是什么心理

来了解一下,说谎多了会得啥病?

有句话说,假话说的多了,也就变成真的了。这是在说,一句流言如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足够多的人认同,那么它在现实中造成的影响几乎约等于事实了。

但是很少听人说,谎言说的多了,这个人就得病了。

《谎言的逻辑》中记录了一种病——“谎言癖”,患有这种病的人,说谎并不是为了欺骗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说的话。

这本书的作者帕斯卡尔·内沃是一位临床精神分析学家,他在职业生涯中发现许多人都被谎言困惑:

该不该说谎、说谎有错吗、怎么面对别人的谎言、怎么面对自己的谎言、如何面对孩子的谎言。

他希望通过《谎言的逻辑》,让读者了解谎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怎样合理的利用谎言。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凡事都要讲究对“度”的把握。

“谎言癖”这种病,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大人讲的一个故事:

在我们那旮旯,有一个人因为偷东西,被抓起来了。他出来后,决定改过自新。可是总是控制不住去邻居家偷东西,偷回家后又很自责,趁着人不注意,再给还回去。

后来,街坊邻居都知道他这个毛病,东西不见了,也不着急,等着他还回来。

这大概可以被称为“三只手癖”吧。

患有“谎言癖”的人,也是这般控制不住自己。他们一般都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通过谎言维持“自恋”状态,同时又经常搞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人生,想想就令人焦虑难安呀!

很喜欢《谎言的逻辑》中的一段话:

“因此,活着是一场永久的战斗,是一种与我们已知的有限性的无意识抗衡。

面对焦虑,面对在某些人身上有时难以承受的死亡召唤,生命只能从指尖划过。

我们越是觉得这场战斗徒劳无益,痛苦越是会从我们身上夺走所有的欲望,所有生命的快乐。”

你认为撒谎一定是错的吗

我认为谎言不一定都是错的。

比如:有一个人患上不治之症,他的亲戚朋友为了不让他有思想负担而精神崩溃,就集体不对病人说实际病情。出于善意,没有给别人造成伤害,我认为这样的善意的谎言就是对的。

孩子总是撒谎是正常的吗怎样改掉宝宝爱撒谎的毛病

只有被你看到,我才存在!

这是我想替那些说谎的孩子告诉他们父母的。

当你发现孩子第一次向你撒谎时,请问:你什么感受?;

当你发现孩子多次撒谎时,你是什么感受;

当你的孩子撒谎已成了习惯,你的感受又如何?

我更想知道:当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谎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处理的;

当他多次撒谎时,每次都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处理的;

当他撒谎成了习惯,你是否思考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你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你,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发展的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的品质!

他们的思维也由形象思维向罗辑思维转化,可以由此及彼的思考问题了。

咱还回到孩子撒谎成为习惯这个问题上来。

请你回忆一下,你最近撒谎时的事件, (1) 是什么让你不能说真话?

(2)说了真话会有什么后果?

(3)撒了谎又有什么后果?

(4)如果撒谎被拆穿,后果是什么?

(5)有说真话的后果严重吗?

(6)如果撒谎被发现比说真话承担的后果严重,下次你还撒谎吗?

(7)如果撒谎被发现比说真话承担的后果轻,下次你还选择说谎吗?

如果你能认真思考并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孩子撒谎的历程你就会了解:

他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理解!需要你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小学期儿童,从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到小学,开始有很多规矩和作业,有的孩子适应快,有的孩子适应慢,这很正常。适应快的儿童遵守纪律,作业完成的好,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他们就会有成就感,所以更加勤奋,内心的满足让他们克服了自卑感,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是良性循环,他在自己心理内化了一个强大的自我,也为长大后对遇到困难挫折有积极力量,打下了好的基础。所以,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非没有道理。

一般,这类型的孩子撒谎成习惯的不太多。

对小学生活适应慢的那些儿童呢,有的就没那么幸运了。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因和别的小朋友打架而被叫了家长,当你接到老师电话的那一刻,你的想法决定了你对待孩子的方式。

两种想法

(1)这孩子真不让人省心

(2)我的孩子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你是第二种想法,恭喜你,你的孩子很幸运。

假设,两个打架的孩子的爸爸都来到了学校,老师对孩子各“五十大板”的方式教育一番,再让爸爸们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一个爸爸的做法

对孩子吼到:你就是不听话,在学校不好好学习,除了给我找麻烦你还会干嘛?

这里,他传递给孩子的信息:(1)我就是不行。

这是对孩子整个“人”的否定。

(2)我是个麻烦

(3)爸爸不爱我

(4)爸爸会不会不要我

当然,这只是从孩子打架这一件事上我们看到的,如果下次是孩子的作业没完成;孩子拿了同学的一块橡皮呢?可想而知,这位爸会怎么处理。

这类孩子的发展趋势:为了讨好爸爸,为了不被抛弃,做了错事就不敢对家长说,报喜不报忧,因为说了谎话就不会被批评,自认为不被批评就不会被抛弃。孩子对被抛弃的恐惧,和成人对死亡的恐惧差不多,如果你不能同理孩子的感受,你就感受下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吧。

这个孩子说谎越来越多,即使家长发现,严重的也就是揍他一顿,对他来说,揍一顿也比和父母没有连接要好。

久了,这个孩子会把说谎当成和父母连接的方式,他内心的自我是不稳定的,就像盖一座大楼,地基没打牢,大楼能牢固吗?这个孩子长大后幸福的能力是不足的。

小时候,家长没帮孩子做好这方面的功课,长大了孩子自己就要去补上,那是非常艰难的。

咱们再看看第二位爸爸的做法:

爸爸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温柔的盯着孩子的眼睛说:宝贝,现在是不是还很生气?爸爸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和小朋友打架,能告诉爸爸为什么吗?爸爸相信你,你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这位爸爸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1)爸爸理解我

(2)爸爸爱我

(3)爸爸是我的靠山,有爸爸在,我不怕!

这位的爸爸表达

(1)看见了孩子的情绪

(2)对孩子的信任

(3)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