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发布时间: 2023-07-17

当然最典型的就是赵括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就是讲的赵括。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赵奢本身也是一代名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赵括自然在也是对军事很是熟悉,常常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而且博采众长,说的都头头是道。

就当长平之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秦军进退维谷之际,秦军散播出谣言,说就怕赵括,离间赵王和廉颇。因为战事久拖不决,赵王也想早点结束战争。因为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拿他也没有一点办法。最后赵王撤下廉颇,启用了赵括。

赵括的母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他告诉赵王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公子哥,并没有担当将帅的才能。若是用他作将领,赵国将会有大灾难。赵王还是坚持用赵括。赵括的母亲一看躲不过去了,他就告诉赵王,这样吧,你若是非用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必须要提前立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就是,如果赵括打了什么败仗,不能株连到我。赵王答应了赵括的母亲。

结果赵括当上了赵军的主将。这下可好,秦军高兴了,秦国人知道,赵括是个新上任的将领,他是急迫的想立功,来表现自己的。所以,秦国人料定了赵括只要一上任,肯定可以发动攻击的。赵括果然率领赵军发动了进攻,这正好中了白起的下怀,白起分兵两路。一路去断赵国的军粮,另一路把赵军给截成两段,让他们首尾不能呼应。赵军被秦军包围了,赵括命令手下几次突围,都是没有任何进展赵国想突破他们的防护线真的是太难了。最后赵军断粮,赵括带着敢死队突围,然后被秦军斩杀。赵括一死,剩下的赵军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赵军给坑杀了,只留下了两百多个未成年人,让他们去给国君报信。

长平之战损失了赵国的整个精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了,最后只能任人宰割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