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的判罚依据是什么?间接任意球和直接任意球的区别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的判罚依据是什么

任意球分两种:直接任意球(这个球可以直接射入犯规队球门得分)及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除非球在进入球门以前曾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
队员故意违反下列九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即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直接任意球.
a.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b.绊摔对方队员,即在对方身后或身前,伸腿或屈体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
c.跳向对方队员。
d.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
e.除对方正在阻挡外,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
f.打准企图打对方队员准向对方吐唾沫。
g.拉扯对方队员。
h.推对方队员。
i.用手触球,例如:用手或臂部携带、推击球(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队员犯有下列五项犯规中的任何一项者,即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1.裁判员认为其动作带有危险性,例如:企图去踢守门员已接住的球。
2.当球并不在有关队员控制范围之内时,目的不是为了争球而用肩部去做所谓的合理冲撞。
3.队员不去踢球而故意阻挡对方者,例:在球与对方之间跑动或用身体阻挡对方。
4.冲撞守门员,但下列情况除外:
a.守门员抓住球时;
b.守门员阻挡对方队员;
c.守门员在本方球门区以外。
5.比赛中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时:
a.以手控制球后向任何方向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抛球再接住,行走4步以上而未使球进入比赛状态。
b.持球后在行走4步过程中及其前后,虽已使球进入比赛状态,但未经罚球区外同队队员或罚球区内外的对方队员触球前,根据第5(c)条的情况自己再次用手触球。
c.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后,守门员用手触球。
d.裁判员认为由于战术上的目的,有意停顿比赛,延误)比赛时间而使本队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以上情况都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间接任意球和直接任意球的区别是什么

1、二者定义不同

间接任意球是在足球比赛中,因某些原因(如对方越位、门将接回传违例)中断后恢复比赛的一种方式

直接任意球是当一方队员故意违反足球运动规则(如铲球犯规)的有关条款时即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由对方主罚队员在犯规地点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

2、二者罚球方式不同

间接任意球又叫两脚球,第一脚触球只能进行传球,必须经过两脚触球才能进行射门

直接任意球又叫一脚球,第一脚触球可以传球或射门

3、二者判罚标准不同

间接任意球:

(1)当守门员用手控制球后,一旦将球置于地上或传出,即为进入比赛状态,只有当处于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对方队员触球之后,该守门员方可再次用手触球,否则应判“第二次用手触球”犯规,但不包括守门员扑、接球时手触球后无意脱手,球着地后,守门员再次用手触球。

(2)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故意踢给他的球,是不允许的,但这不包括同队队员由于没有掌握好技术动作而踢出的球意外落向守门员处;也不包括同队队员用头部、胸部和膝盖等部位传球给守门员。

(3)守门员不能用手触及同队队员直接掷入的界外球。

(4)守门员用手和臂部持球超过6秒,应判守门员故意延误时间,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当守门员利用手臂的任何部位接触球后,便可认为是已经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门员故意地用手臂挡球,但不包括裁判员认为该球是意外地从守门员手臂弹出,例如守门员扑救球后。

(5)动作具有危险性。

指裁判员认为队员的动作有危险的犯规。他的动作目的是为了获得球或处理球,但动作方式有可能伤害对方队员或自己。

(6)阻挡对方队员。

这是指队员目的不在踢球,球又未在其控制范围以内时,用身体阻挡对方队员行动的犯规。

(7)阻挡守门员从其手中发球,是指守门员持球后准备用手抛发球,或手抛起用脚踢发球,或在规定的时间及步数内拍几下球再发出的过程中,对方队员上前阻碍干扰守门员的上述动作,致使拖延了球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

(8)比赛中还可能存在《足球竞赛规则》第十二章未提及的犯规情况,如果裁判员对此进行警告或罚令出场,则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例如,某队员趴在场地上,将球压在身下,自己不踢球也不让他人踢球,应被警告,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直接任意球:

(1)踢或企图踢对方球员

(2)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队员

(3)跳向对方队员

(4)语言攻击对方球员

(5)攻击或企图攻击对方球员

(6)推搡对方球员

(7)阻挡对方球员

(8)拉扯对方球员

(9)向对方球员吐口水

(10)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

4、二者罚球距离不同

(1)间接任意球: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所有对方队员都应站在该罚球区外,并须至少距球9.15米。

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外踢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所有对方队员在球被踢出前应至少距球9.15米,除非他们已站在自己的球门线上,当球被球员触到时,比赛即为恢复。

如果对方队员在任意球踢出前,进入罚球区或距球少于9.15米,裁判员应令其退到规定的位置后,方可执行罚球。

(2)直接任意球:

直接任意球从犯规行为发生的地点进行发球;

所有对方球员必须与皮球保持至少9.15米(10码)的距离;

当皮球被踢出,或者产生了移动,即视为直接任意球被发出;

直接任意球发球的位置是犯规行为发生的位置,或者是发生犯规行为时皮球的位置。

5、二者判罚手势不同

间接任意球:左手臂上举,并手掌心向前

直接任意球:左单臂水平侧举,并指向踢球方向

百度百科-直接任意球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判罚间接任意球

可判为间接任意球的犯规共有八种情况,其中前五种是针对守门员的,后三种是针对队员的,几种情况分别如下:

1、守门员持球6秒:

守门员用手和臂部持球超过6秒,应判守门员故意延误时间,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2、守门员手接己方队员脚踢回传球:

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故意踢给他的球,是不允许的,但这不包括同队队员由于没有掌握好技术动作而踢出的球意外落向守门员处;也不包括同队队员用头部、胸部和膝盖等部位传球给守门员。

3、发球后未触其他队员再次用手触及:

当守门员用手控制球后,一旦将球置于地上或传出,即为进入比赛状态,只有当处于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对方队员触球之后,该守门员方可再次用手触球,否则应判“第二次用手触球”犯规。

4、手接己方界外球:

守门员不能用手触及同队队员直接掷入的界外球。

5、普通队员危险动作:

裁判员认为队员的动作有危险的犯规。动作目的是为了获得球或处理球,但动作方式有可能伤害对方队员或自己。

6、阻挡队员:

队员目的不在踢球,球又未在其控制范围以内时,用身体阻挡对方队员行动的犯规。

7、阻挡守门员发球和越位:

守门员持球后准备用手抛发球,或手抛起用脚踢发球,或在规定的时间及步数内拍几下球再发出的过程中,对方队员上前阻碍干扰守门员的上述动作,致使拖延了球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

8、任何其他未提到的犯规:

其他未提及的犯规情况,如果裁判员对此进行警告或罚令出场,则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

什么是间接任意球

间接任意球就是主罚球者必须是将球罚出后,经过第二个人的触碰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