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被贬潮州(潮州和韩愈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潮州和韩愈的故事

唐元和十四年,韩愈贬任潮州刺史。韩愈在潮州上任未满八个月,然而却在潮州人民的心中待了一辈子。在潮州,韩愈积极投身于为民谋利的工作中。

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潮州人民感恩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后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扩展资料:

韩愈被贬潮州: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后适逢大赦,宪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韩愈抵达袁州。此年九月,韩愈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

韩愈与鳄鱼的故事

【故事内容】:唐代韩愈被贬潮州,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于是在元和十四年(819年)四月二十四日。写下了篇《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但只是传说不可信。

【出处】:唐代 韩愈《鳄鱼文》

【原文摘录】: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译文】: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部下军事衙推秦济,把羊一头、猪一头,投入恶溪的潭水中,送给鳄鱼吃。

同时又警告它:古时候的帝王拥有天下后,放火焚烧山岭和泽地的草木,用绳索去网捉、用利刃去刺杀,以除灭虫、蛇等那些给人民带来危害的可恶动物,并把它们驱逐到四海之外去。

扩展资料:

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据《新唐书·韩愈传》,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写下了这篇《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

解析:

因鳄鱼为害,唐代文学家韩愈作《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实则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贪官污吏。这篇文章文意虽是为民除害,但因时代文化科学的隔膜,木然无味,但仍是一篇条达、顿挫,宽紧相济,气雄势深的文章。

韩愈传翻译,从韩愈字退之到乃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己说他们的郡望在昌黎这个地方,所以后世的人称他为韩昌黎。
韩愈三岁就成了孤儿,是由他的嫂子郑氏抚养成人的。少年时候韩愈就很刻苦好学,等到长大后,精通全部的六经白家的学说。贞元八年(792)考中了进士,排在第十三名。先后担任过宰相董晋出镇担任徐州巡官府的宾佐推官一职,担任过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担任监察御史,因为给皇帝上疏请求免了百姓的徭役赋税,指责贬斥朝政,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后来又相继担任了国子监博士、比部郎中、考公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他的儿子吴元济叛乱。韩愈上奏了《论淮西事宜状》一书,竭力反驳朝廷上招顺安抚的主张,担任了行军司马一职,帮助裴度平定了淮西的叛乱,升迁为刑部侍郎,并且接受皇帝的命令撰写了《平淮西碑》。元和十四年正月,因为上谏迎接佛骨的事情触怒了宪宗,差一点被杀,幸亏裴度和崔群的救援,于是在元和十四年正月癸巳(公元819年2月12日)被贬作潮州刺史,并前限令他即日离开长安。

韩愈被贬潮州的诗句

1. 韩愈关于潮州的诗句
韩愈关于潮州的诗句 1.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
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二、赏析

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

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