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彼得罗夫拯救了全世界-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众所周知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游戏规则。冷战时期,美苏两方都想消灭对方,但是都在努力克制。然而有这么一场危机,差点使全世界卷(温柔干净的网名有哪些:1、盈手赠佳期2、夏树繁花3、零皮冰点4、薄荷微风的夏5、与日暮同辉6、情归何处7、声音好听8、起司奶香猫9、美人如玉)入了核战争。这场危机因为苏军中校的沉着冷静而化解。

1983年9月26日,距离莫斯科180公里外的一处苏军地下核导弹监测基地里,气氛如同往日一样宁静而又严肃。突然,警报器骤响,警示灯闪烁,面前显示屏清楚地显示,有五枚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从美国本土发射升空,正呼啸着向苏联境内,铺满危险等级最高级。

当时美苏处于冷战高峰期,两国分别部署了数以千计的核导弹,互相瞄准,整戈待发,就在误报事件发生的前一个月,苏15战机在萨哈林岛上空用导弹击落了一架从美国飞往韩国的波音747客机,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美苏关系处于历史冰点。

监测站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通过检测器警报系统分析,五颗来袭的美国核导弹将在28分钟之后抵达苏联。工作人员已经来不及分析美国为何突然对他们发起核打击,立刻向上级汇报,收到的答复也是果断无比,以核弹回击。

此时正在值班的是苏联国土防空军中校彼得罗夫,他目不转睛的盯着监视屏幕,按规定,一旦发现有美国核弹偷袭苏联的迹象,作为预警指挥中心的最高决策者,可以下令进行反击。

面对上级给出的反击命令,彼得罗夫反而冷静了下来。他发现了几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一是为何只有卫星雷达发出警报,地面雷达迟迟没有反应,并且卫星雷达发出警报之后并不能锁定导弹轨迹,这不符合雷达的工作逻辑。而美国当时至少有1000枚核导弹处于战备状态,如果向苏联发动核战争,绝不会首轮打击只发射五枚核导弹,因为这无法摧毁苏联的核反击能力。还有警报显示五枚导弹在同一地点发射,而一般发射多枚导弹往往会选择不同地点发射,同一地点发射的情况也不符合常理。此时距离卫星警报已过18分钟,数据显示,核弹抵达的时间只剩下十分钟了,苏联的反应系统早已就绪,等待着彼得罗夫下达最后的命令。

彼得罗夫迟迟不敢拍板,他一遍遍询问雷达上能否确认导弹轨迹,能否确定目标是朝我方过来。通过彼得罗夫的反应,众人也知道了他的想法。然而,没有人敢承担发射风险。

苏联引为傲的卫星监测系统,有九个卫星24小时不断监视,美国上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发现,出错可能性极小。而他们的地面监视系统同样是最高级的,地面监测系统则没有任何反应。也就是说,卫星监测和地面监测对不上号。彼得罗夫意识到应该有一个系统出错了。最终,彼得罗夫选择相信地面监测雷达的数据,认为美国没有发射核武器。这个判断一旦失误,他将成为整个苏联的罪人。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十分钟之后,苏联周边的地面雷达也没有监测到由美国飞来的导弹迹象,最终危机解除。此时的彼得罗夫全身都被汗水打湿,这场扣人心弦的核战危机最终在彼得罗夫的冷静判断下得以化解。

事后检查得知,卫星预警系统误将侦测云层时产生的机器故障判定为美国发射导弹产生的火焰,这才导致发出了错误警报。不过这次事件也被苏联尘封起来,因为犯错误总归不光彩。

彼得罗夫并没有因此事受到苏联当局的奖励,苏军以没有填写晚上值班日记为由,将其调离了工作岗位。因为在苏联高层眼中,苏联的卫星预警系统是不会出现错误的,不然让开发系统的众多科学家颜面何在?而且彼得罗夫作为一个军人,没有无条件服从上级指挥,至于指挥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但彼得罗夫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他后来参与了其他预警研究工作,直至退休。

英雄总归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这次危机事件,在1998年被揭秘,彼得罗夫的事迹才广为人知,他在国际上受到褒奖,拿了很多个奖项。随后更是有导演以这次事件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称彼得罗夫为拯救世界的男人。他后来回忆事发时的情景,当他突然听到警报响起时,愣是呆了几秒钟后才缓过神来,他也自始至终不敢确认是警报系统出了故障。幸运的是,那天值班的人是冷静的彼得罗夫,如果换做其他人,历史也许将会被改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