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严谨和德国的严谨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更值得我们学习?“说话严谨”和“咬文嚼字”有什么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日本的严谨和德国的严谨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觉得国内有股吹捧所谓的“民族素质”,而反对科学精神的倾向。

前段时间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吹捧青岛的下水道,什么下水道坏了,旁边挖一挖,就能挖出德国工程师的“油纸包”,这种段子居然还有人信,而且还被吹捧成德意志民族的“严谨”,看的不禁是好气又好笑。德国产品大家又不是没用过,满大街跑的大众的车子,德国车子烧机油烧的全中国开车的人都知道。

应该学习的是他们善于制作各种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让一个不是那么严谨的人,只要严格按照流程走,都能变成一个“严谨”的人,让生产体系能够一环扣一环,即便是出错也能进行追查。

比如说德国如果要写产品说明书, 他们会假设用户是对产品完全一无所知,因此说明书写的极其细致,中国写的就相对比较潦草。

这是一个鸡蛋身份证,是可以通过编码来追查每一个鸡蛋的来源。

但是这样也势必要付出代价:第一是生产周期过长,第二是成本过于昂贵。这个代价德日是靠着产品的溢价来解决的,而对于其他产品还不能高溢价的国家,是不可能按照这种做法去做的。

我们在看经济问题的时候,是不能脱离国情,单独挑出来说的。

想要打破这种传言,你去看看德铁就知道了,德国火车晚点属于正常现象。

过于死板有利于制造业,但是不利于互联网, 德国和日本属于高度发达国家,两国人口也有不少,但是在互联网上,两国基本都是属于瘸腿,制造业流程化比较强,而新兴产业本身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更需要的是不断的试错,而不是按照规章流程照本宣科。

不要去神话任何一个国家,更不要折腾出所谓的“民族神话”。

“说话严谨”和“咬文嚼字”有什么区别

“说话严谨”和“咬文嚼字”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概念,虽说“咬文嚼字”给人一种字斟句酌说话讲究的感觉,其实,“咬文嚼字”意思是一个人重在文字上吹毛求疵,而可能忽视去领会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实质,而说话严谨则说明一个人语言风格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客观性很强,经得起事实和时间检验。

“说话严谨”,有个人习惯和风格使然。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身边不乏遇事说话不急不躁、条条有理、滴水不漏的人,一般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挑剔的空子和把柄,这就属于朴素的严谨。做为普通人,我们遇事要想着说,不要抢着说,能少说尽量少说,因为言多必失,往往祸从口出。

而有的人有的事,由于身份或者场合的缘故,还必须要求说话严谨。比如:新闻报道、谈判桌上、官场公文、科学论文、呈堂供证等,文字形式或者说出来的话,不要求高大上,哪怕通俗、浅显,也一定要严谨,要与事实相符,要具有准确性、客观性甚至是科学性,要经得住推敲。

“咬文嚼字”是个中性词,看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比如合同文本,比如法律法规,还真的要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因为有时候一字值千金。而普通人平时谈心,或者在非正式场合,过份强调措辞用句,或者挑别人说话的毛病卖弄自己的文采,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没有必要了。

如果能把“咬文嚼字”和“说话严谨”拿捏到位并且融合并用,不管什么时候,说话既不出现文字上的瑕疵,不管话语多少所表达的意思又清楚又有逻辑,且找不出漏洞,那就很不错了。总之,“咬文嚼字”和“说话严谨”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区别,咬文嚼字看场合,说话严谨不会错。

最近发现汉语真的缺乏严谨性,大家怎么看

说明你对于汉语的理解非常有限!汉语是人类社会流传时间最长的语言,汉语经历过了无数次的不同背景的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汉语都在最后融合了不同文明属性的文化,即使像蒙古人纵行天下的时期,也没有能够压倒汉语的主体语言地位,汉语没有被别的文化兼并,这就说明了汉语的强大的生命力!

你没有最基本的文化自信,就敢妄议汉语的逻辑性,岂不是很可笑?

形容特别严谨的词

形容严谨的词有:谨言慎行、虑周藻密、谨慎小心、滴水不漏、小心翼翼。

一、谨言慎行

1、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

2、释义: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3、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翻译:百姓的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二、虑周藻密

1、拼音:lǜ zhōu zǎo mì

2、释义:意思是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3、出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翻译:考虑周到,辞采细密而不马虎,意韵深远也不失去直接价值。)

三、谨慎小心

1、拼音:jǐn shèn xiǎo xīn

2、释义:指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3、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谨慎小心,未尝有过。(翻译:出入宫廷二十多年,非常小心,谨言慎行,从来没有犯过错。)

四、滴水不漏

1、拼音:dī shuǐ bù lòu

2、释义: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滴水不漏。(翻译:又要说得及其严密没有空隙,非常细致周密。)

五、小心翼翼

1、拼音:xiǎo xīn yì yì

2、释义: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3、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翻译:正是这个周文王,言行举动十分谨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