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翻译成白话文(石壕吏讲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石壕吏讲了什么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白话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翻译,字越多越好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白话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把石壕吏改写成白话文

石壕吏
漫长的路,看不到一个人影,听不到一声鸟鸣。我抬头望望西边,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我得赶紧找个地方住下来,可连个人影也没有,哪有村落房舍呢?
太阳已经落山,在茫茫的暮色中,终于看到前面有几座破烂的茅舍。我打起精神,紧走几步,来到一家茅屋前,举手扣响柴门。不一会儿,传来一阵阵脚步声,开门的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好客的主人留我住宿。从他们口中,我知道了这个地方叫石壕村。
半夜时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把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惊醒。这么晚了,会是什么人呢?一会儿,就听到咚咚咚的砸门声,还传出来粗暴的吼声:“快开门,快开门!官老爷来了。“不用说,又是县吏来捉人去当兵。这时只听老妇人小声说:“你快走,从后边墙上跳过去。“老翁说了声:“你可要小心啊!“便走了。 老妇人去开了柴门,同时传来县吏粗暴的吼声:“你家男人呢?快叫出来。“老妇人哀哀地哭诉道:“我三个儿子都被征去防守邺城了。前两天,小儿子捎信回来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战死了,他也是苟且活着,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战死……“老妇人的哭诉令人心碎。县吏打断老妇人的话,怒吼道:“你这贼婆子,别耍奸滑,快交出人来!“老妇人抽泣着:“家里真没人了,你们看,这是我儿子刚捎回来的信……“只听见县吏大发雷霆:“啰嗦什么,谁看你的信!我们只要人,快交出人来!“老妇人战战兢兢地说:“老爷,真没人了……“话还没说完,婴儿“哇哇“的哭声响了起来。县吏抓到了把柄,喝斥道:“老东西,竟敢撒谎!不是有孩子吗?“老妇人不得已,这才说:“是有个小孙孙,可他还正在吃奶啊!“县吏蛮横地吼道:“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听见县吏这样怒吼,我心中不禁骂道:“这帮没人性的畜牲,你们把她捉去,谁来奶孩子?婴儿不饿死吗?“只听老妇人“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老爷,她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她衣不蔽体怎么见人啊!求求你们看在我两个战死的儿子的份上,看在我孙儿幼小,要母亲奶养的份上,行行好,放过我那苦命的儿媳吧!“县吏威逼道:“不行!抓不到人我们怎么去交差?“老妇人没办法,只得恳切地哀求道:“我虽然年岁已大了,但我还能做些杂活儿。你们就带我走吧。赶紧到河阳去服役,还来得及为军士们做饭。“
好一阵没听到说话声,老妇人可能已被抓走了。唉,这叫什么世道啊!这时,老妇人的媳妇在房中抽泣起来,声声幽咽,如针般刺在我心中,我不禁潸然泪下。“老婆婆,以后你多保重吧!“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披衣起床,老翁已经回来了。我们默默地吃了饭。饭毕,我准备上路,看着老翁,我想安慰他几句,却无从说起,见我坚持要走,他一句话也没说,凄然一笑,只做了送客的手势:“沿途平安!“走了很远,回头还看见老翁木然地坐在破凳上目送着我。
路,长长的路,仍看不到一个人影,听不见一声鸟鸣……

石壕吏翻译成白话文故事

★县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
→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
→县吏面露疑色:“把书信拿给我看看!”
→老妇取出书信,必恭必敬地交给县吏,伤感的说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希望能博得县吏同情,高抬贵手。)
→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
(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
→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
→县吏步步逼进:“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
→县吏半点容不得商量的语气厉声喝道:“少罗嗦,快把她交出来!”
→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石壕吏~~~~~~~~急用啊!~!~!~!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