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懑与愤怒的区别(愤懑暴怒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愤懑暴怒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个词,愤懑指气愤;抑郁不平
暴怒指极度愤怒。
如果一定要放一起解释,那就是非常生气,愤怒的意思。

忿怒和愤怒有什么区别

忿怒是感觉不平而恼怒,是因为自己太主观,而且极力想保持平衡,忍不住产生的情绪. 愤怒是感觉气愤而恼怒,是因为自己太软弱,而且已经退到底线,忍不住爆发的情绪

愤怒是什么意思

愤怒的意思是:指非常气愤,激动到极点。形容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激动到极点!)


最早出自:《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汉语词语,拼音为fèn nù


造句

1、还有些人用冷嘲热讽或一言不发来表达愤怒。
2、那男子说这话时显出咬牙切齿,极度愤怒的样子。
3、她胆战心惊地被人抬着,穿过愤怒和嘲笑的人群。
4、他愤怒斥责贪污分子的罪行。
5、老百姓控诉了敌人的滔天罪行,战士们个个都无比愤怒。
6、如果你倚财仗势欺负人,惹起众人愤怒,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7、爱好和平的人民愤怒抗议霸权主义者的野蛮暴行。
8、可以想见已经被诸多限制裹足不前的私营部门的愤怒。
9、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愤怒得像一头狮子。
10、他桀骜不驯地面对着愤怒的人群。
11、群众实在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之情。
12、他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
13、除了愤怒的老记,这则报道也让产煤大市孝义不胜其烦。
14、面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15、面对叛徒的无耻行径,李刚怒目而视,愤怒斥责。
16、受害群众愤怒斥责那些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
17、然后,从否认进入愤怒,你会因这事感到怒不可遏。
18、一个人愤怒得大喊大叫,是可笑的;一个人在愤怒中沉默不语,则是可怕的。
19、遇到这样的事,真不知道是该羞愧还是愤怒,但是仔细想来,还是努力提升自己最重要。
20、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当你失败时,总有几只猪在笑。


近义词:

愤恨、愤懑、愤慨、愤激、震怒、义愤、大怒、怨愤、生气、盛怒、发火、怫郁、恼怒、发怒、气愤。


反义词:

开心、高兴

愤怒的意思是什么 愤怒的意思简单介绍

1、愤怒,读音为fèn nù,形容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成语如“义愤填膺”。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2、近义词:愤恨、愤懑、愤慨、愤激、震怒、义愤、大怒、怨愤、生气、盛怒、发火、怫郁、恼怒、发怒、气愤。

3、反义词:开心、高兴。

愤和忿有什么区别吗

愤和忿意思相近,但是有区别,具体如下:

一、侧重点不同

1、愤表示憋闷情感的宣泄。侧重于心情的宣泄。

2、忿表示心绪散乱。心中乱麻一团。情绪糟糕。侧重于心情的乱。

二、基本信息不同

1、愤

拼音:fèn;部首:忄;四角码:94082;仓颉:pjto;86五笔:nfam;98五笔:nfam;郑码:UEEL;统一码:6124;总笔画数:12;笔顺:442121222534。

2、忿

拼音:fèn;部首:心;四角码:80332;仓颉:cshp;86五笔:wvnu;98五笔:wvnu;郑码:OYWZ;统一码:5FFF;总笔画数:8;笔顺:34534544。

三、字源不同

1、愤

文言版《说文解字》:愤,懑也。从心,贲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愤,内心充满怒气。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贲”作声旁。

2、忿

文言版《说文解字》:忿,悁也。从心分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忿,心绪散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分”作声旁。

愤怒什麼意思

愤怒的意思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愤怒的定义

愤怒
汉语词语
了解愤怒的更多含义
了解愤怒的更多含义
词语概念
愤怒控制
相关成语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词语概念
引证解释
相关词语
4愤怒控制
概述
情绪
5相关成语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成语如“义愤填膺”。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愤怒
外文名
anger、angry
拼音
fèn nù
释义
形容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激动到极点!)
近义词
愤慨
词语概念
引证解释
形容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激动到极点!)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书》:“且王莽之乱,非为井田也,欺汉家之老母而夺其玺,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代兵素服李牧,见其无辜被害,不胜愤怒,一夜间逾山越谷,逃散俱尽,赵葱不能禁也。”
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1.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2.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3.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4.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书》:“且王莽之乱,非为井田也,欺汉家之老母而夺其玺,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
5.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