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鉴真6次东渡日本,在扬州大明寺内供奉着鉴真的楠木塑
发布时间: 2023-07-06

“平山堂”位于扬州城西北的大明寺内,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所建。上世纪70年代,在寺内又修建了“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组图拍摄于1979年。(组图摄影 高胜康/人民画报;图片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大明寺”因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而得名,这里曾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的地方。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巡幸扬州,因担心人们见“大明”而思念前朝,故御笔将大明寺改题为“法净寺”,是扬州八大名刹之一。这是法净寺的和尚在鉴真纪念堂内作法事。

鉴真纪念堂坐落在大明寺大雄宝殿东侧,这座纪念堂为唐代建筑风格,于1973年建成。当时面积700平方米,包括正殿、碑亭、门厅、陈列室等。

这座唐式风格纪念堂,其正殿构造参照了日本唐招提寺的金堂设计。这组建筑为我国现代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生前最后的作品。

鉴真,中国盛唐时期的高僧,中年时主持扬州大明寺,曾先后10年6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鉴真纪念堂内供奉有鉴真和尚楠木塑像,四壁为叙述鉴真东渡事迹的壁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