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将军的从军史?杨德志将军的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杨得志将军的从军史

志(1911-1994),湖南醴陵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3年10月1日,杨得志率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参加建国4周年国庆观礼。毛泽东在观礼台上向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介绍:“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呀!”1980年起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第九,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杨得志回忆录》。

杨德志将军的事迹

杨得志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并随部队到井冈山 ,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红4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参加了文家市、吉安战斗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1932年后任红15军第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1师1团团长。曾奉命率红1团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国民党军3个师的轮番进攻,受到总部的表彰,并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10月参加长征,率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曾指挥红1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守敌;继又组织“十八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山城堡战役。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长和代理旅长,带领100余人翻越太行山,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在滑县与689团会合后,取得全歼伪军扈金禄部的胜利。随后于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率部在冀鲁豫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曾连克曹县、定陶,全歼两县城的反动武装,并接连发起讨伐国民党石友三、丁树本等部数万顽军,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起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组织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以“掏老窝”的战法,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同时组织部队和群众进行生产自救,战胜天灾人祸,巩固和扩大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4年4月返回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和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邯郸、正太和青沧战役。1947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保北、清风店战役。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

杨得志将军做过那些辉煌的事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湖南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的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到安源煤矿、粤汉铁路、郴州地区等地做工。1928年1月,投身革命参加湘南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冬以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颁发的红星奖章。1934年10月,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带领红一团担负先遣任务。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师师长,指挥部队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重大战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44年4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1945年9月、10月率部参加上党战役、平汉(邯郸)战役。1947年10月,指挥清风店战役11月,指挥部队攻克石家庄,同年11月率部参加平津战役。1951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指挥所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9年2—3月,他同许世友指挥了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维护了中国边境的安全。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杨得志将军是否上黄埔军校

没有
杨得志(1911.1.3—1994.10.25),原名杨敬堂,湖南株洲人,1911年1月3日出生,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第四十五师管理科科长、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三四四旅代旅长,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第二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

开国将军三杨指的是谁

“三杨”是杨成武、杨得志上将、杨勇。

“三陈”是陈赓、陈锡联上将、陈再道上将。

“三梁”是梁仁芥、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

杨成武:在抗日战争中被任命为八路军的第115师独立团的团长,后来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的司令,之后又先后担任了许多的职务。抗日战争期间,一共组织并且参加了多次战争,其中就有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等等,在1955年的时候,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担任了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的团长,在他的带领之下,渡过了乌江,歼灭了嵩明县城的守军,曾经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1955年的时候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勇是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被授予上将军衔。

扩展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

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杨得志将军逝世25年后,五女一子如今过得怎样

杨得志上将儿女发展如何?儿子女儿是将军,一家共有14名军人

都说虎父无犬子,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儿子,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有不少将军的后代,也都是人中龙凤,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杨得志上将的子女后代,在他们身上又有着什么故事呢?

父辈战功赫赫

杨得志将军17岁参加工农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反围剿战争,长征等等作战,在强渡大渡河期间,十八勇士就是他组建的,从而为主力军打开了通路。到陕北后,他又参加了东征,已经成为了一名师长。

他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