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9年以来,这5个规定对于电动车影响最大,你都了解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电动车是保有量很高的交通工具,但它的规范化管理来得相对较晚,在2019年前后,才迎来全国范围的规范治理,如今已经是2023年了,那么,自从2019年以来,电动车都经历了哪些影响较大的管理规定,小行家今天盘点有5个规定实施影响最大,看看您都了解吗?认为哪个规定最实用。

电动车的“新国标”

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取代了在1999年实施的老国标,因此,又被称为电动车新国标,那么,它的实施为什么说影响大,来看看新国标的一些规定就知道了。

小行家找到来自深圳交警的视频分享内容,其中谈到什么是新国标电动车,总结为:

1. 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2. 最高车速不能超过25km/h;

3. 整车含电池在内重量不能超过55kg;

4. 电机功率最高不超过400W;

5. 电池电压最高不超过48V等等。

电动车“一盔一带”

2020年4月,公安部开展一项安全守护行动,被称为“一盔一带”,其中的“一盔”就是指包括电动车在内的车型,在道路上行驶,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上路。

而这项规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这之前,电动车并没有全国范围的要求佩戴头盔,自从有了“一盔一带”,各地便要求骑乘电动车需要戴头盔,另外,戴头盔也纳入各地省市级的电动车管理条例之内,对电动车安全出行影响很大。

电动车“一车一票”

2021年5月1日,被称为“一车一票”的《机动车发票使用规定》施行,7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一车一票”在电动车行业正式实施。

那么,为什么这条新规对于电动车规范管理有很大影响,是因为以前买电动车,许多商家都是只开具收据,不提供发票,这降低了电动车产生的纳税,也给电动车推行上牌带来了阻碍,从“一车一票”实施以后,买电动车,商家必须要提供发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无法开具发票的电动车小作坊,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电动车“上楼新规”

2021年8月1日,国家应急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这里值得广大电动车车主关注的是,明确了:电动车禁止上楼停放、充电,拒不改正的可进行处罚。

也就是该规定发布以后,全国范围都加大对于电动车禁止上楼的宣传和治理,各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中,也都会增加这一项,电动车带回家充电的“习惯”,从此被终结。

低速电动车“国标”征求意见稿

2021年6月17日,由工信部官网发布公开征求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的意见,其中明确增加微型低速纯电乘用车的定义,也就是被称为老年代步车的低速电动车,终于有望迎来“国标”,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低速电动车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长宽高不大于3.5米、1.5米、1.7米;

2. 最高时速40公里到70公里之间;

3. 续航里程应不小于100公里;

4. 整车整备质量不应超过750千克;

低速电动车“国标”一旦实施,老年代步车就能光明正大的上路行驶,对于老年人使用电动车,影响非常大,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低速电动车“国标”制定、审核、发布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截止2023年2月,目前还未发布实施,仍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小行家总结:

以上就是小行家盘点的,自从2019年电动车迎来全面的规范化管理以来,影响电动车行业最大的5个规定,涉及“制定出厂标准、守护安全、销售规范、停放充电规范、新增低速车标准”等5个方面,全方位的让电动车更加规范化。

那么,对于小行家分享的5个重要规定,您知道哪一个?您觉得哪个最实用?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